10月19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移植外科Montgomery教授团队将经基因改造的猪肾,移植到脑死亡患者中,暂未发现排斥反应,且患者异常的肌酐指标在移植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该实验信息止于新闻通稿,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及学术出版。患者生前曾希望器官捐赠,但不适合传统的捐赠方式,因而家属在患者亡故后同意了该实验的进行。即便如此,本次实验的成功让移植学界振奋了对“异种移植”的信心。现代医学的进步总是让我们目不暇接。从何时起,我们对“猪肾”打起了主意?又准备走向哪里?图.供体“猪肾”来源JoeCarrottaforNYULangoneHealth/HandoutviaREUTERS“磨刀霍霍”向猪肾猪和人类有许多共同点,无论是生理上、解剖上,还是基因上,这让猪成为了肾脏移植(KTx)实验研究的最佳动物模型,乃至于距离替代人类肾脏仅一步之遥。年,Golby率先对已匹配的猪先进行双侧肾切除术,然后使用左肾进行原位肾移植和肾盂输尿管吻合术,从而制作了一个恒定的、可重复的实验模型。该研究发表之时,参考文献仅一篇。Golby详述了动物模型的解剖结构特征、手术方法,探讨了对猪围术期喂养以及并发症的观察。隔年,相关猪肾移植手术实验喷涌而出。图.从外科视觉对猪肾移植进行的实验研究根据EurSurgRes发布的猪肾移植指南(年)的数据统计,自年以来,关于“猪肾移植“的研究多达多篇,但侧重于手术实践指导的研究仅13项。来源DOI:10./经过二十年的沉积,Yanaga的猪肾移植模型()更加精细、完善,既可以做到完备的器官保存、免疫抑制,还可以防止氧自由基引起的再灌注损伤。随着围术期管理水平与生命支持技术的提高,猪肾移植技术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后,已无大忧。图.猪体解剖结构图Golby指出猪的解剖结构与人相似,手术难度较小。来源DOI:10./跨越物种的“同化工程”将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并非新鲜事。从狗血、羊血、羊胰腺,到黑猩猩的睾丸、卵巢、心脏,医生经过数百年的接力长跑,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猪身上。近几十年来,随着猪基因工程和免疫抑制疗法的进步,猪心脏瓣膜也已成功用于人类;血液稀释剂肝素来自猪肠;猪皮移植物用于烧伤,中国外科医生使用猪角膜恢复视力。连猪肾也在“同化”,这是怎么办到的?当人的血液通过猪的血管时,猪的血管内皮细胞将会发生一连串排斥反应。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反应是超急性排斥反应(HAR)。人与猪的不同之处在于,猪比人多一种蛋白酶,这种蛋白酶可以把“α-Gal”(α-半乳糖)置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分支糖链上。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把“α-Gal”作为攻击的信号。为了消除这个攻击信号,Revivicor公司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方法,敲除了在猪细胞表面添加“α-Gal”的蛋白酶,让猪细胞不再表达“α-Gal”,从而克服了超急性排斥反应。转基因猪由此被赋予了“GalSafe猪”的名字。图.GalSafe猪来源.Revivicor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zz/1264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zz/1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