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一种通常由矿物质和酸性盐构成的固态物质。临床上,一般将肾结石分为四类:含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其中,80%的肾结石为含钙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磷酸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肾结石是比较常见的。肾结石患者可出现腰痛、腹痛、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肾结石,肾结石有哪些检查应如何治疗,肾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什么......今天,医院泌尿外科专家与您聊聊肾结石。哪些人容易发生肾结石?1.饮水量少者,尿液浓缩,易发生肾结石。
2.多汗者,人体汗液蒸发过多,使尿液浓缩,容易形成结石,特别是夏季。
3.既往患过肾结石者,5年内肾结石再发率高达50%。
4.久卧病床的老人或老人骨折后,骨质钙流失,容易使血钙增高,进一步造成尿钙增多,形成肾结石。5.慢性代谢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罹患肾结石的风险较健康人群高。
6.疾病因素导致高血钙或高尿钙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骨折、瘫痪、溶骨性骨肿瘤等,可使尿钙增高,容易形成肾结石。
7.输尿管狭窄、马蹄肾等尿路梗阻者,因尿液淤积、尿路感染,容易出现肾结石。
8.多囊肾、髓质海绵肾等疾病易并发肾结石、感染。
肾结石都需要做哪些检查?1.病史
从病史中常可获得很有价值的资料,如疼痛的性质、位置和放射的部位,以及各种代谢性疾病的病史如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2.体格检查
肾绞痛发作静止期,可无阳性体征,或仅有患侧肋脊角扣击痛。绞痛发作时,患者躯体屈曲,腹肌紧张,肋脊角可有压痛及局部肌紧张,并发巨大肾积水者于腹肌放松时可能触及肿大而有压痛或无压痛的肾脏。
3.泌尿系影像学检查
①超声(B超、彩超):由于是无痛苦、无创伤性检查,检查前的准备要求也不高,目前已被广泛采用,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查出直径0.5厘米以上的结石,甚至更小的结石也可以被发现,同时可以检查肾皮质厚度、肾积水情况等,但输尿管中下段易受肠道气体影响而显示不清。超声检查对无症状而x线不显影的结石意义更大。
②CT:可更清晰地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肾皮质厚度,肾积水情况等,不受肠道气体干扰,薄层扫描对直径0.2厘米以上较小的结石亦能显示。可同时检查腹腔内其他脏器情况。增强CT可显示尿路系统梗阻情况、有无肿瘤病变,并能间接反映肾功能。
③X线平片:可显示阳性结石,受肠道内容物影响,无法显示肾皮质、肾积水等情况,阴性结石无法显示,现已逐步淘汰。
肾结石的治疗肾绞痛期主要是解痉、止痛、对症治疗。对于体积较大的结石则需要根据肾结石的大小、位置、肾功能、肾积水的情况,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软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0.5厘米以内的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合于直径1.5厘米以内且无肾积水、肾功能良好的患者,多发肾结石、铸型结石、肾积水明显、病史较长者,则适合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或经皮肾镜手术。
专家提醒,医院进行治疗,医生要根据结石的大小、硬度、肾积水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整体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另外,结石复发率极高,提醒各位结石患者排出结石不要随意丢弃,一定要收集好做结石成分分析,找出病因,后期有效预防!
肾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事项1.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毫升以上,可在夜间增加饮水,防止尿液过度浓缩。
2.适量运动,促进肾内沉淀物、小结石的排出,避免形成较大结石。
3.治疗原发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输尿管狭窄、尿路感染、糖尿病等。
4.根据结石成分采取针对性预防。
①含钙结石患者要控制钙的摄入量:
含钙结石患者应少吃豆制品、牛奶、海带、虾皮和芝麻等富含钙的食物。另外,如果肾结石患者因患有某些疾病而必须补钙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钙剂。
②草酸钙结石患者要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
草酸摄入过多,易形成草酸钙结石。此类食物主要包括:巧克力、甜菜、芹菜、葡萄、香菜、菠菜、草莓和甘蓝等。
③尿酸结石患者要控制嘌呤类食物的摄入量:
富含嘌呤的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尿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而尿酸的增高是引起肾结石的重要因素。此类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如心、肝、肺、肠等,海产品如沙丁鱼、牡蛎、扇贝等,浓汤等。
④草酸钙结石患者要限制维生素C的摄入量:
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可产生大量的草酸。因此,肾结石患者应将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量控制在毫克以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zz/1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