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男,43岁,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间歇性右侧腰痛6天。
病史:患者平素嗜食肥甘辛辣。缘于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胀痛,疼痛可放射至右下腹,无恶心、呕吐。医院查泌尿系彩超示右肾结石(大小约6×5mm),伴右肾轻度积水;左肾、左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今腰部胀痛不见缓解,为求中药治疗求诊于吾师。辰下:时有腰部胀痛,精神疲乏,口渴,小便黄,纳寐尚可,大便自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芍药甘草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
白芍30g炙甘草10g海金沙20g(布包)
金钱草20g鸡内金20g土茯苓30g
黄芪30g枳壳20g桃仁9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分温服。
二诊(.09.22):药后腰部胀痛不适减轻,乏力、口渴改善,守前方加石韦15g、莪术9g,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09.29):药后证缓,腰部胀痛已缓解,自觉可。守前方去黄芪,加陈皮12g、谷麦芽各12g。续进7剂,煎服法同前。
守方调服近月,无诉不适,复查泌尿系彩超示结石已下,疾病获愈,随访半年,未再发作,疗效满意。
按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配合现代检查手段,明确为肾结石之患。本案患者体型偏胖,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内伤脾胃,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湿性重浊趋下,久蕴化热,湿热下注,肾为火热燔灼,耗气伤阴,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熬尿成石,砂石阻滞引发腰痛。热伤阴液,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口渴;湿热久蕴,困遏清阳,耗气伤阴,形神失养,故身困乏力;湿热下注,熏蒸尿液,故小便黄赤。结合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四诊合参,辨为湿热内蕴兼气阴两伤之证。
吾师治以清热利湿,补气养阴,缓急止痛。方选芍药甘草汤和三金排石汤加减。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甘草甘缓,健脾益气,二药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海金沙其性下降,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善清膀胱湿热,为治疗诸淋涩痛之要药;金钱草利尿通淋,善排结石;鸡内金健胃消食、化坚消石;三药合用,尤善发挥排石之功。土茯苓清热除湿;枳壳理气行滞;桃仁活血祛瘀;黄芪补气行滞,助膀胱气化,排石而出。诸药配伍,湿热得除,气阴两补,结石可消排而出。
二诊患者药后腰部胀痛不适减轻,乏力、口渴改善,守前方加石韦清利膀胱而通淋;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诊药后诸证缓,腰部胀痛已解,正气恢复,守前方去黄芪,加陈皮增理气,谷麦芽行气化滞,健脾助运;守方调服巩固近月,诸症悉除,复查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疾病获愈,疗效满意。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zz/1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