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手术后会出现尿道狭窄,本篇就尿道狭窄的类型、诊断方法、处理方法作个简单的概括阐述。
尿道狭窄类型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法,手术后新建尿道都有可能发生某一部位的狭窄,可以是术后立即发生,也可以远期发生。多见两种类型;①吻合口型,即新建尿道与原下裂之尿道外口吻合处。②尿道外口型,即新建尿道之尿道外口狭窄。其他部位也有发生狭窄的,但较罕见。常见的原因:一是吻合太窄,尿道下裂之外口应纵行剪开3mm至5mm,修剪后使成一斜面。二是新建尿道外口处龟头表皮要剪除,龟头内隧道要宽敞,足以容纳新建尿道。新尿道外口做好后,小儿应能通过F10号探子,成人至少要能通过F14尿道探子。如果新建尿道其他部位因缺血、感染坏死,也可发生局部狭窄。三是新建尿道材料不足,如太短太窄,有可能导致新建尿道全程狭窄,因此取材一定要适中。
对尿道狭窄的诊断尿道下裂患者经手术修补后若发生尿道狭窄,就会出现排尿困难,表现出排尿费力、排尿时间长、尿线细、尿滴淋不尽或排尿不出等等。所以,在手术前后应常规检测患者的尿流率,观测其变化,以便及时处理。编者曾研究过例正常儿童排尿状况,并测定其尿流率,长沙地区男性儿童各年龄段的最大尿流率Qmax参考值是:﹤2岁组为(8.4±2.5)ml/s,﹤4岁为(12.6±3.7)ml/s,4~7岁为(16.9±4.8)ml/s,﹥7岁组与成人相仿。在临床检测中Qmax的检测值常受各种因素影响,最常见的因素是年龄、尿量、体位、测试环境和受检者的心理。参照上述量化指标,若患儿术后Qmax明显低于正常值,应考虑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检,根据造影可确定其狭窄部位,以便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
对尿道狭窄的处理一旦发现患者尿道狭窄,就应考虑早日行外科干预。干预的方法有尿道扩张术和狭窄段切开术。
一、尿道扩张适应征
(1)有排尿困难的表现;
(2)尿流率低于正常参考值。
二、尿道狭窄处切开适应征
(1)严重排尿困难表现;
(2)经尿扩数次没有改善;
(3)经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检明确狭窄部位者。
三、尿道扩张注意事项
(1)要患者绝对安静配合,不能配合者应在麻醉状况下进行,尤其是对儿童,术前要按全麻技术要求。
(2)充分消毒后,尿道内和尿道扩张器要有充足的润滑油。
(3)用顿头尿道扩张器从小号到大号逐步扩张。尿道探杆应顺尿道背侧进入尿道。也可试探性置入导丝,用经皮肾扩张器扩张尿道。
(4)尿道扩张宜逐步进行,避免扩张过度导致尿道损伤。例如,经逐步扩张至F12号勉强进入,那么切忌再强行扩入F14号。要求扩张后尿道口没有血迹。弧形探杆从尿道拔出时,探子末端应贴近尿道腹侧。
(5)尿道外口狭窄者可用短而直的扩张器,只扩张尿道外口,避免尿道其他部位因扩张而损伤。
四、尿道狭窄部位切开
(1)尿道外口切开
经过尿扩后不能治愈的尿道外口狭窄,可做尿道外口切开。沿尿道外口腹侧正中纵行切开0.5cm,横向间断缝合,使尿道外口足够宽敞。
(2)吻合口切开
确诊吻合口狭窄又经长期扩张不愈者,可以考虑手术切开,做成吻合口尿道造口,至少等半年后再行瘘口关闭,方法如尿瘘修补。
评议尿道扩张术是治疗和预防尿道外口和吻合口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运用得当可收到极佳的效果。
尿道下裂公益资讯,欢迎您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y/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