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结石又称尿石症、泌尿系结石,它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尿路结石根据结石所在位置可以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在谈论尿路结石的时候,会听到:「结石不痛就不需要再治疗」、「痛过的结石不痛就不用担心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误区1.结石从来没有痛过,所以不需要治疗
肾脏的小结石会慢慢变大,如果平日饮水太少,加上没有积极检查,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较大的鹿角状结石。当结石大小跟肾脏的空间吻合,如没有引起肾盏、肾盂梗阻或继发感染,可以长期无症状。
但这并不能代表结石不痛就无需治疗。因为等有症状出现时,可能因结石太大或结石嵌顿太久造成了严重的肾积水,长期的肾积水压迫可以造成肾萎缩、肾脏功能永久丧失。
误区2.痛过的结石不再痛了就不用担心了
结石痛过一次就没有再痛了,有人认为结石已经排出来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非常危险的。
一旦梗阻引起积水,肾脏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1结石为何会找上你?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非常多,年龄、性别、种族等都会影响结石的形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习惯使得我们容易得结石呢?
1.久坐不动,喝水少
比如飞行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坐着,加上平时饮水少的话,尿液得不到稀释,尿液浓度增高,尿液中结石结晶沉积就容易形成结石。
同样,不爱活动的人如果肾脏有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时,因为缺乏运动,这些小结石不容易排出体外,日积月累,也容易慢慢长大。
2.饮食结构不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过多食用含有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豆类、茶叶、葡萄等容易造成草酸钙结石。尿酸盐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时也容易形成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
3.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
山区、沙漠和热带发病率较高,南方多于北方;夏季和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都是造成结石高发的因素。
4.继发性因素
常见的尿路梗阻,有先天性的尿路畸形和老年性的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尿路感染经常与梗阻、结石合并存在。
另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亢、皮质醇增多和长期卧床等也会导致结石的发生。
1如何预防结石?尿路结石因其成因较为复杂,所以结石复发率也较高。因此,结石病重在预防,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你远离结石的困扰。
1.科学饮水
每天饮水过少会使尿液呈过饱和状态,造成结石的形成。
怎样喝水才合适呢?
一般推荐每日液体的摄入量在2.5~3L
要保证尿量在2~2.5L,保持尿液颜色呈清亮淡黄色
避免过多饮用可口可乐、咖啡因、葡萄汁等
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应适量饮水
2.调整饮食结构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维持饮食营养的平衡,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3.保持良好心态,适当增加运动
超重会增加结石的发生风险。
适当进行锻炼,减轻体重,水分丢失过多时及时补充水分,都是预防结石发生的办法。
4.结石成分分析,指导预防结石
如果既往有结石病史,应将排出的结石进行成分分析,明确其成分,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少吃菠菜、欧芹、花生和红茶等富含草酸的食物;
尿酸结石患者应少吃动物内脏、海鲜,限制高蛋白食物,少喝啤酒;
磷酸钙或磷酸盐类结石的患者则应少食蛋黄、豆类和奶类;
感染性结石患者应解除尿路感染问题。
5.及时对因治疗
具体怎么做呢?要及时治疗尿路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发病。
总而言之,尿路结石,重在预防。我们应该至少每年接受一次的B超检查,生活中应注意饮水、多运动、均衡饮食等。
医生明白你却不知道的34个秘密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颈前倾角的影像学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y/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