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泌尿系统重点:

腹部平片

是泌尿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常规摄取仰卧前后位片。

尿路造影

依对比剂引入途径不同可分为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逆行性尿路造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

逆行性尿路造影。

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前后位片:由于肾周脂肪组织的对比,于脊柱两侧常可观察到双肾轮廓。

正常肾呈蚕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其内缘中部略凹,为肾门所在。肾影长约12-13cm,宽约5-6cm,位于第12胸椎至第3腰椎之间,一般右肾略低于左肾,肾的长轴自内上斜向外下,其与脊柱纵轴间形成一定角度,称肾脊角。

侧位片上:肾影与腰椎重叠,肾上极较下极略偏后。

正常输尿管不能显示,膀胱一般也不易成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

注入对比剂后1-2分钟,肾实质显影。2-3分钟后肾盏和肾盂开始显影,15-30分钟显影最浓,解除腹部压迫带后,输尿管和膀胱显影,行排尿动作,尿道显影。

肾实质:肾实质显影密度均匀,两侧肾显影一致。

逆行性尿路造影

逆行性尿路造影包括逆行性肾盂造影,逆行性膀胱造影和逆行性尿道造影。

逆行性肾盂造影是在行膀胱镜检查时,将导管插入输尿管内,于透视下缓慢注入对比剂,以使肾盂、肾盏显影。此法常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者。

逆行性膀胱和尿道造影则是分别将导管插入膀胱内或将注射器抵住尿道口,并注入对比剂,以使膀胱或尿道显影。

腹主动脉造影

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腹主动脉造影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通常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

腹主动脉造影时,导管顶端置于肾动脉开口上方,快速注入对比剂并连续拍片。可观察腹主动脉和两侧肾动脉。

如将导管插入一侧肾动脉,则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肾正常解剖

肾小盏分体部和穹隆部。①体部又称漏斗部,是与肾大盏相连的短管。②穹隆部为管的远端,其顶端由于肾乳头突入而形成杯口状凹陷,杯口两侧缘的尖锐部分是小盏穹隆。

肾大盏边缘光整,呈长管状。可分为3部分:①顶端或尖部,与数个肾小盏相连:②峡部或颈部,为长管状部分;③基底部,为与肾盂相连处。

肾盂略呈三角形,上缘隆凸,下缘微凹,边缘光滑整齐。肾形态亦有很多变异,多呈喇叭状,少数呈分支状或壶腹状。

输尿管影像解剖

输尿管全长约25-30cm,可分3段即腹段、盆段和壁内段,腹段输尿管约在腰2水平起于肾盂,于腹膜后沿腰大肌前缘下行,至下部腰椎水平并略向内偏移,继而在骶髂关节内侧越过骨盆缘而续为盆段输尿管,入盆后,输尿管先向后下外行,继而转向前内,行至膀胱,从而形成一弯向后外下的弧形,壁内段输尿管由外上向内下斜行穿越膀胱壁,长约1.5cm。

输尿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区,即与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缘即与髂血管相交处和进入膀胱处。

正常输尿管边缘光整,具有柔和感,可有折曲。宽度约为3-7mm,由于输尿管具有节律性蠕动,故可以分段显示,宽度也常发生变化。

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区:*与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处*进入膀胱处

膀胱影像解剖

膀胱大小、形态取决于充盈程度及相邻结构对膀胱的推压,膀胱正常容量为-mml。

前后位观察充盈较满的膀胱呈类圆或横置的椭圆形,位于耻骨联合上方、边缘光滑整齐,其顶部可以略凹,系子宫或乙状结肠压迫所致,密度多均匀一致,也可不均,显示含高浓度对比剂的尿液自输尿管口喷入膀胱内,呈一带状更为致密影。

若膀胱未充满,其粗条状的粘膜皱襞使其边缘不整而呈锯齿状。

侧位观察,充盈的膀胱呈纺锤形或直立卵圆形,长轴几与耻骨联合平行,顶部尖锐或圆。

尿道影像解剖

男性尿道分前、后两部分:

前尿道为尿道外口至尿道膜部,自外向内又可分为舟状窝,海绵体部和球部。前尿道较宽,球部最宽,尿道外口最窄。

后尿道自外向内分为尿道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膜部是尿道最窄部位,周围有尿道外括约肌。尿道前列腺部上起尿道内口,与膀胱底部近于垂直相连,正位上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略呈梭形,侧位上轻度前凹,于前列腺部中1/3后壁处有一长约1cm椭圆形充盈缺损。

女性尿道短而直,其内、外口均较窄。

发育异常

常伴生殖系统其他畸形,一侧肾不发育或发育小,马蹄肾(肾融合畸形),重复肾,双肾盂,双输尿管,肾囊性畸形,多囊性,髓质海绵肾。

泌尿系结石

约90%结石可由X线平片显示,称为阳性结石;如尿酸盐结石难在平片上显示,称为阴性结石。

肾结石可为单侧或双侧性,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桑椹状、鹿角状或不定形密度增高阴影;密度可均匀、不均匀或分层状。大多发生在肾盏或肾盂部位,可单发或多发。

输尿管结石多由肾结石移行而来,较小的米粒到黄豆大小,大的桑椹或枣核状大小;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常见于生理狭窄处。

尿路造影时,较小的结石易被造影剂所掩盖,或形成充盈缺损。较大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

膀胱结石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单发、也可多发,大小不一。最常见是卵圆形结石,有的除核心外,呈分层状结构;可随体位移动。少数阴性结石造影时表现为充盈缺损。

CT:平扫即能确切显示位于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的高密度结石影,并可发现某些平片难以显示的阴性结石,主表现为较高密度影。

MRl:对钙化确定不敏感,很少用于检查肾结石,但MRI检查可发现结石所致的肾盏肾盂扩张积水。

USG:表现为肾质区的单发或多发点状.团状或珊瑚状强回声.通常后伴声影;继发肾积水时,显示扩张的肾盏肾盂呈不规则无回声区。

泌尿系结核

平片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有时可见肾实质内云絮状或斑点状钙化,甚至全肾钙化。有时输尿管和膀胱也可以出现条状、弧线状钙化。

造影检查:

肾脏:早期显示肾小盏边缘不整、呈虫蚀样破坏;进一步发展,显示整个肾盏破坏、消失。肾实质干酪坏死灶与肾盏相通,显示小盏外一团造影剂与之相连,边缘不规则。晚期波及全肾出现肾功能消失,造影不显影;乃至全肾钙化。

输尿管:早期表现为不规则狭窄和扩大,呈串珠状、边缘虫蚀样;晚期缩短、硬化,甚至钙化。

膀胱:早期不明显,或外形不规则、粘膜增粗。晚期纤维挛缩、容积缩小,假性憩室形成;逆行造影出现输尿管返流。

肾癌

泌尿系肿瘤分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两类,以前者多见。

平片表现:显示肾轮廓影扩大或局部隆凸,有时肿瘤区出现斑片状或不规则钙化。

造影表现:1.显示肾盏受压、拉长变形,边缘规则或不规则,或受侵破坏,肾盏肾盂出现充盈缺损。2.较大肿瘤,显示多个肾盏受压变形、分离,呈“手握球”状改变。3.较小肿瘤,造影显示正常。

CT平扫:1.肾轮廓局部突出或增大,多数密度均匀,等于或低于正常肾实质,个别呈高密度。2.形态圆型、椭圆型,边界清晰。少数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3.肿瘤坏死、囊变出现低密度,出血、钙化,出现高密度。

CT增强:1.血管显影期:肿瘤明显强化、密度增高,等于或高于肾皮质。2.肾实质期:肿瘤密度很快下降;少数肿瘤强化持续时间较长。

肾盂癌

肾盂癌多数发生于单侧、单发,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和腺癌,形态为乳头状、菜花状或广基型;发生在肾盏、肾盂,常向输尿管、膀胱扩散。

平片表现:常无阳性发现。较大的肿瘤,可出现肾轮廓改变。

造影表现:肾盏或肾盂内不规则充盈缺损。肿瘤阻塞大盏或输尿管,可引起小盏或肾盂积水。

CT平扫:(1)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密度略低于或等于肾实质,高于尿液。

(2)肿块边缘光滑或不规则;肾实质受侵,肾体积增大。

(3)肿瘤内可有坏死、出血和钙化,表现为混杂密度。

CT增强:(1)肿瘤轻、中度增强,与明显增强的肾实质形成鲜明对比。

(2)病侧肾功能减退,显影延迟。

(3)肾盂期,肾盏或肾盂内低密度的充盈缺损。

输尿管癌

输尿管与肾盂和膀胱的上皮无论胚胎来源和组织形态完全相似,均为移行细胞,故肿瘤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癌,其它细胞类型少见。

造影表现:

输尿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与正常交界清楚。

病变近侧输尿管、肾盂扩张,引起不同程度的积水。

膀胱癌

膀胱肿瘤多为来自移行上皮组织的乳头状癌和乳头状瘤,以前者多见,可单发或多发。肿瘤突向腔内形成肿块,形态可为乳头状、菜花状和广基型。

膀胱造影:显示膀胱腔内大小不同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或菜花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wh/10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