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33.html

前情回顾

第十八回

除早搏妙用小陷胸

参西学仍须重辨证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查看前回内容)

郭教授带领两个弟子回到门诊,发现门诊外果然已经等候了长长的一排病人。一个年轻病人早已等在诊室里面,他看上去大概二十五六岁,脸色偏黄,身材清瘦,表情有些焦虑与紧张,手里攥着一医院的门诊病历。

“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郭教授坐定后和蔼地问。

“我的病可真是一言难尽啊,这几年我几乎跑遍医院,听说哪里有有名的大夫我就前去就诊,听说有什么有效的偏方秘方我也求来自己试用,吃的药都可以足足装满一间屋子了,但到现在也没有把这个病治好。前几天在网上查到了您的资料,知道您的中医学术水平非常高,医院科室的主任都是您的学生,临床上您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全国各地的病人都来您这里求治。所以我今天专程坐了两个小时的汽车到这里来找您,希望您能给我一个奇迹。”

“好了,你还是抓紧时间讲自己哪里不舒服吧。”仲小依打断了小伙子不着边际的唠叨。

“我的病很奇怪,主要是排尿困难,尤其是失去了正常人那种想要排尿的感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去厕所了。”

“那你平时怎么知道要解小便啊?”席建中好奇地问。

“唉,就是基本靠表呗,白天我大约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去一趟厕所,然后蹲坐在马桶上,两只手用力按压小腹,这样才能将小便解出来。”

仲小依听到这里来了精神,心中暗自兴奋:又碰到一个疑难杂症,这次可要抓住机会,认真领会郭教授的诊治思路。

“你这种情况多长时间了?发病有什么诱因吗?”郭教授开始准备写病历了。

“3年了。3年前的夏天,我去村边的小河里游泳,回家后便觉得浑身怕冷,头痛,并开始发烧,感觉腰背这个地方胀痛,紧接着就排不出尿来了,感觉到想小便,但怎么也解不出来。去医院检查发现双侧输尿管不通、双侧肾盂积水,医生就马上给我做了手术。手术非常顺利,输尿管通畅了,但术后我非但小便还是解不出来,就连要小便的感觉也消失了,B超检查双肾、输尿管却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过比术前要好的是,我去厕所使劲按压自己的小腹,小便倒是能排出来,但总好像没排不干净。所以,这3医院之间跑来跑去,盼望有一天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你现在除了小便困难、没有排尿的感觉,还有什么不舒服吗?”郭教授接着问道。

“小便的时候尿道有点发热的感觉,尿很混,有点像淘米水。其他就没有什么了。”小伙子说道,突然又好像记起了什么,“还有就是经常觉得口干,可我又不敢大量地喝水。”

“有没有查过尿常规?”席建中插话问道。

“几乎每次就诊都查,结果也都差不多,就是小便里有白细胞。这张是两天前查的。”小伙子摊开厚厚的一叠病历,从一本里抽出一张化验单。

“白细胞满视野。”席建中看着化验单说道,又抬头看看郭教授,“还要再查一个吗?”

郭教授摇了摇头,继续问:“你现在有发热或怕冷的感觉吗?”

“没有。”

“他的脉略浮,尺肤比较干燥。”郭教授向学生讲述自己切诊的结果,突然又问道:“平时你汗出得多吗?”

“自从得了这个病,我就很少出汗,即便夏天非常热的时候也似乎不出什么汗。”

听了小伙子的这段话,再看到他舌质淡白、苔根白厚而干,郭教授略一沉吟,便运笔如飞,开始疏方:桂枝10g,茯苓15g,猪苓30g,白术15g,泽泻12g,麻黄3g。

“医生,您的方子就这么几味药?我这么长时间的病吃了后能有效吗?”病人接过郭教授的处方,一副惊讶和迟疑的样子。

“用药如用兵,中医处方用药就像是排兵布阵。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将不在于广而在于勇。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这个病之所以难治,是难在给出一个准确的诊断。如果不晓得什么病,杂乱处方,再多的药吃下去也是白搭。但如果能够辨证准确,就不需要诸药杂陈,药少力专更容易取效,否则反而失去了治疗的主攻方向。”郭教授通过生动的比喻,仔细地给患者解释。

“您说的是有一定道理,我的确各种各样的方子都吃过,就是没有一个是有效的。不过既然说到诊断的问题,想必您应该清楚我得的是什么毛病了。”

“你的病虽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非常难以给出诊断。但从我们中医来考虑,根据你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我认为你得的是蓄水证。这个证候早在东汉时代,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就已经认识到了。它往往在发生在外感病的过程中,由于机体大量丧失水分或者外邪郁闭肌表等,导致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产生障碍而使水液蓄积在下焦,后世有的医家也形象地称为‘膀胱蓄水’。”

“您说得太对了,我这个小便排不出来,可不就是‘膀胱蓄水’嘛。”小伙子的眉头舒展开了,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

“你先拿一周的药吃吃看,注意每次煮好药后一定要趁热吃,而且吃完药后再喝一点热水,最好能够帮助你出点汗。”郭教授进一步叮嘱。

席建中望着郭教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有什么话,说出来听听。”郭教授和蔼地笑着。

“病人尿里有大量白细胞,您为什么不用点中药里的清热通淋药呢?这些药都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呵呵,中医治病强调治病求本,病人之所以小便里长期有白细胞,是因为排尿困难,膀胱里留有残尿引起的。我们只要将病人的排尿障碍改善了,即便不用专注抗炎,病人的炎症也自然会消失。反之,如果不能纠正排尿障碍,即便使用再多的对症处理药物也无济于事。”

席建中想起病人原先吃的各种各样的抗生素,一下子有些领会郭教授所谓治病求本的含义了。

“郭教授,您是如何判定他得的是蓄水证呢?还有,您用五苓散来治疗蓄水,可为什么还加麻黄呢?”沉默了好久的仲小依道出了两个令自己困惑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提得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先讲我是如何辨证的,病人游泳后外感、然后发病的病史符合蓄水的发病规律,更重要的则是病人发病后的表现与蓄水的主证非常一致。”郭教授沉吟了一下,接着说:“在《伤寒论》中,仲景使用五苓散条文有七八条,最主要的是71~74条,包括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其主证可概括为小便不利、口渴和兼有表证(发热或脉浮)三个方面。这个病人虽然现在已没有表证,但表气郁闭,卫表失和的病机却仍然存在。”

“哦——!排尿困难、无排尿感正是蓄水最典型的症状,水气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清浊不分,尿液就会浊如米泔;水气内停,津不上承,患者会长期口渴,且饮水不解;气化不利,三焦气机不畅会导致汗少;表气不和还会出现脉浮。”仲小依恍然大悟,“所以本证是水蓄膀胱并兼有肺气不宣,所以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行水,再加麻黄开腠发汗祛邪,并助宣肺利水。”

席建中听得频频点头,突然问:“为什么要让他喝热水呢?”

“五苓散的方后注里,有‘多饮暖水汗出愈’,就是让患者喝热水,以水之热振奋阳气,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

“原来如此啊!”席建中恍然大悟。

下回预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zl/12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