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位知名人物,他就是癌痛,全称癌性疼痛。最近不知他是否改名了,我懒得去查,因为扒了皮我也认识他。

癌痛出生于癌症家族,希腊名医Hippocrates提出命名癌症,人类已经与癌症战斗了多年了,使用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等主要手段,将很多早期发现的肿瘤把握在可控范围内。可那个折磨了人类多年的癌痛依然苟延残喘地活着,他就是我们疼痛科的敌人。

疼痛科?对,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这位东方神圣。

据可靠消息,在我们神秘的东方大国,医疗管理高层为了更好地解除困扰国民的各种慢性疼痛,于年7月16医院成立独立的疼痛诊疗队伍,这支队伍就叫疼痛科(中文名疼痛科,名词医疗,类别诊疗科目,代码27,医院二级以上)。他们驰骋在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脊柱骨关节源性疼痛、慢性癌性疼痛、慢性内脏疼痛等主战场上。

10多年的拼杀,疼痛组织更加完善(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已经建立了基础研究、头面痛、麻醉与镇痛、微创与介入、腰背痛、软组织痛、癌痛和中枢痛八个学组,多学科共同攻关),疼痛诊疗队伍不断壮大(到年7月注册在案的全国疼痛医师有二万多名),无数患者的疼痛得到解除,重返社会生活。

疼痛科诊疗疼痛的常用技术有哪些呢?

1经皮髓核旋切椎间盘减压术

2射频神经调节、毁损术(最具发展前景的一项现代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脏传导异常,肿瘤治疗及疼痛医学临床)

3超氧(o3、臭氧),

4经皮穿刺激光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5等离子椎间盘髓核消融术

6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7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

8脊髓电刺激技术治疗病理性神经痛

9神经阻滞技术(交感神经、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末梢神经及病灶局部)

10银质针疗法

11小针刀疗法

12中枢靶控输注系统植入术

13静脉PCA镇痛技术

14体外冲击波治疗

15经皮椎体成形术

16药物综合治疗(中枢性镇痛药、周围性镇痛药、抗抑郁、抗焦虑、镇静催眠药、麻醉性镇痛药、激素、维生素等)

17心理评估与心理治疗

18其它

啰嗦这么多,这些技术到底有多大威力呢?接下来我将上面说的第12项技术“中枢靶控输注系统植入术”控制癌性疼痛实战病例分享给大家。

疼痛科控制难治性癌痛病例分享(年6月6日病例)

一、病历资料:

**兰,女士,年检查出宫颈癌,在肿瘤专业医生的各种精心治疗下,病情控制满意,生活质量提高,年底癌痛盯上了她,肿瘤医生在用药规范指导下,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与癌痛进行了长达1年半的战斗,近期病情加重入住我院。

临床诊断:

1宫颈癌

侵犯膀胱及直肠

腹膜后及双侧髂血管走行区淋巴结转移

T4N1M0IVA期

低分化癌

2宫颈癌合并局部感染

3阴道膀胱瘘

4右肾、输尿管积水

52-型糖尿病

6高血压病(2级、高危)

二、既往肿瘤专业医生使用口服镇痛药控制**兰女士身上的癌痛状态

1使用的镇痛药:

1.1奥施康定日用量片(40mg/片)

1.2吗啡片日用量30片(10mg/片)

1.3加巴喷丁日用量6片(0.3g/片)

消耗药品总价值:9.15万元/月

患者癌痛控制状态(VAS疼痛评分法):

每天有16~18小时VAS在60~70mm,6~8小时VAS在20~30mm,癌痛有点嚣张。

三、疼痛科接诊后使用中枢靶控输注系统控制**兰女士身上的癌痛状态

针对患者发病以来的疼痛进展史、疼痛治疗史、疾病治疗史进行综合评定,结合患者心理、社会活动认知制定疼痛治疗方案:

1首先实施微创手术,既中枢靶控输注系统植入术(有人称它为吗啡泵),建立了患者脑脊髓疼痛中枢与皮下的通道。

2连接体外微电脑驱动装置,持续通过这条密闭通道,将极其微量的镇痛药直接送到疼痛中枢,高效控制疼痛,同时避免了口服镇痛药对腹腔脏器的影响。

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重构患者的疼痛认知,确立个性化疼痛治疗预期,提升治疗疾病疼痛信心。

微创手术后,经历3天多的药物替换、剂量调整,于年6月10日,停服奥施康定片/天,停服吗啡片30片/天,完成停止口服麻醉性镇痛药与持续靶控输注镇痛的平稳转换(患者口服药量大,为患者安全,故缓慢替换)。

1使用的镇痛药:

①硫酸吗啡注射液16~20mg/天

②罗哌卡因7~8mg/天。

消耗药品总价值:元/月

2患者癌痛控制状态(VAS疼痛评分法):

每天有20~22小时VAS在20~30mm,有2~4小时VAS在40~50mm,癌痛躲在一隅瑟瑟发抖,此战完胜。

四、癌痛控制后回顾

1**兰女士因盆腔会阴病情,主诉疼痛为下腹绞痛、会阴区烧灼痛、足部麻胀痛、臀部酸胀痛、皮肤触痛、床旁排便时的撕裂样疼痛。口服药物控制癌痛期间,在床上安静时,VAS在60mm到70mm,疼痛主诉是足部,其次是会阴、臀和下腹,每次下地排便后卧床2小时后才有所缓解,因局部病情排便次数较多。

2原大剂量阿片药物(奥施康定日用量mg)口服疼痛控制欠佳有几点因素,①因患者同时存在病理性神经痛、内脏痛,阿片药物对上述疼痛敏感度低;②除了药物耐受外,存在中枢敏化以及运动触发,此时外周增量阿片药疗效差。

3针对**兰女士实施的中枢靶控输注控制疼痛效果好,除了阿片药的中枢镇痛作用外,还有罗哌卡因的脊神经阻滞镇痛作用,通过对靶区脊神经阻滞缓解了**兰女士身上的病理性神经痛,通过靶区脊神经阻滞改善了下肢会阴区微循环,患者足部肿胀得到缓解,促进会阴区炎症恢复,很好地控制了下腹痉挛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个社会问题,随着人们寿命延长,社会节奏加快,肌体退变相关性疾病疼痛逐步显现,如何愉悦地高质量活过岁,需要众多学科一起努力,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疼痛科团队一路前行迎战慢性疼痛。

插个广告,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疼痛科设有“难治性癌痛摘帽会”,众人拾柴火焰高,欢迎执着于“难治性癌痛”诊治的各学科专家携手攻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y/1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