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白癜风能治愈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97438.html

尿量少于ml/d称为少尿,少于ml/d或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

根据造成少尿/无尿的主要病变部位,可以分为三大组病因: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

肾前性少尿/无尿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的,肾实质本身无器质性病变。

如果肾缺血程度较重而且比较持久,特别是接触肾毒性物质时,易发生急性肾小管损伤,而转变为肾性少尿/无尿。

肾前性少尿/无尿的主要病因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出血:外伤,外科手术,消化道出血

经胃肠道液体丢失:呕吐,胃肠引流,腹泻

经肾液体丢失:利尿剂(包括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经皮肤,黏膜液体丢失:烧伤,高温

血管内容量相对不足:低蛋白血症,挤压综合征

心排血量不足

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瓣膜病,心脏压塞

肺循环异常:肺动脉盖亚,肺栓塞,正压机械通气

血管过度扩张:败血症,休克,急性过敏,麻醉,扩血管药物过量

肾动脉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麦角胺,肝肾综合征

肾单位血流调节能力下降

在肾血流不足的背景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BB

在肾血流不足的背景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COX-2抑制剂

肾性(肾实质病变)少尿/无尿的病因

肾脏大血管病变

肾动脉:血栓,栓塞

肾静脉:血栓,受压

肾小球疾病或微血管病变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重症狼疮肾炎,

重症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管内皮损伤:先兆子痫和子痫

血栓性微血管病:恶性高血压、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硬皮病肾脏危象、HELLP综合征

胆固醇结晶栓塞

肾小管、肾间质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管型肾病终末期肾脏病其他肾皮质坏死

肾后性(尿路梗阻)少尿/无尿的主要病因

输尿管病变

管腔内病变:结石,血块堵塞

管壁病变:肿瘤,瘢痕

管壁外病变压迫:肿瘤,腹膜后纤维化

膀胱颈病变:肿瘤,结石,血块堵塞,前列腺病变

尿道病变:结石

1.肾前性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

(1)患者有引起肾脏灌注不良的疾病或诱因。

(2)尿常规大致正常。

(3)肾小管功能良好,尿浓缩功能正常,一般尿相对密度(尿比重)1.,尿渗透压mOsm/kgH2O,一般不会出现完全无尿。

(4)血尿素氮(mg/dl)∶血肌酐(mg/dl)≥20∶1。

(5)在及时纠正原发病后,肾功能迅速恢复正常(一般1~2天内)。

2.肾性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

(1)大部分患者具有肾脏病的病史和体征。

(2)尿常规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3)肾小管功能异常,包括浓缩功能,尿比重常1.,尿渗透压mOsm/kgH2O,可有肾性糖尿、氨基酸尿。

(4)与肾前性比较,治疗相对困难,部分患者肾功能虽可恢复,但恢复较慢(1周~数月)。

(5)完全无尿罕见,仅见于广泛肾皮质坏死和极个别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3.肾后性少尿/无尿的临床特点

(1)典型表现为突然完全无尿,可反复发作(这一条的提示价值最高)。

(2)有尿排出者,尿常规可有血尿(非肾小球源性)、白细胞尿,也可大致正常,但不会出现大量蛋白尿。

(3)有尿路梗阻的形态学改变(B超、腹部X线平片、逆行尿路造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等),

包括:梗阻部位的病变(结石、肿瘤等)以及梗阻以上部位的积液;

但应注意,在急性梗阻的早期,这些影像学表现可能并不明显,易造成误诊。

(4)急性梗阻解除后,多数患者于2周左右肾功能恢复正常。

少尿的性质明确后,若为肾前性或肾后性疾病,则应进一步明确具体病因,寻找相应疾病的线索,及时诊断原发病。

若为肾性少尿,除了终末期肾脏病以外,均为各种急性肾衰竭,应进一步鉴别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以及肾血管病变,有时单纯依靠临床资料进行鉴别会有困难,有适应证时,应尽早肾活检以帮助确诊。

例-患者男性,60岁。输血后腰痛,无尿6小时急诊入院。

例-男性,18岁。肉眼血尿1周,少尿2天门诊就诊。

切记:严格计时,动手默写。一次拿证,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f/1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