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学统计数据显示:25%~40%的痛风患者,肾脏会出现尿酸结石。如果结石小,可能就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而对于较大的结石,则可能出现腰疼、肾绞痛、血尿等,长期严重的肾脏结石还可能出现肾积水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甚至发展到尿毒症等情况。
因此,我们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护肾方法,避免严重肾脏损害,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养肾,远离尿毒症呢?
01
多喝水,勤排尿
肾脏对尿酸排泄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部分尿酸都经肾随尿液排出。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尿酸,但如果饮水不足,这些蓄积在肾脏和输尿管的尿酸自然没办法随尿液排出。久而久之,大量的尿酸盐就会形成肾结石、尿路结石,从而引发肾绞痛、肾积水等情况。而应对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建议每天饮水量大于2升),产生足够的尿液。
02
尿酸达标很重要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慢性疾病,长期成功控制痛风的关键在于坚持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并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以保证其浓度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较低的血尿酸水平通常会加速痛风石的溶解,并且将痛风的复发率降至最低。而血尿酸居高不下,不仅容易形成结石,还会直接损伤肾小管和肾间质。建议把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石的患友,血尿酸宜降到μmol/L以下。
03
规范用药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既然是药三分毒,为什么还要服用降尿酸的药呢”?
简单讲,这是权衡利弊后得到的结果,如果不吃药,尿酸长期居高不下,不仅痛风会发作得更频繁,甚至还会出现痛风石、肾脏功能衰竭、心梗、中风等不良事件。
某些降尿酸药物的确有可能出现皮肤损伤,胃肠道不适以及肝肾脏损害等副作用,但只要配合医生检查、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出现异常第一时间告诉医生,这些“副作用”也是可以控制的。
04
不盲目使用中草药药物
肾脏是人体的是一部动力强大的超自动化过滤机器,身体代谢产物大部分经过肾脏排泄。大多药物在经过肝脏处理后,一般都会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像马兜铃、关木通等中草药,和有些不明成分的中药汤剂,具有明确的“肾毒性”,会直接造成急性肾损害或长期服用导致慢性肾功能损害。
所以,痛风患者一定不要盲目使用所谓具有“保肾效果”的中草药药物。切记: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乱用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05
不可盲目“补肾”
痛风伤及到肾脏时往往出现腰酸背痛、腰膝酸软、肢体乏力等“肾虚”症状,但“此肾非彼肾”。很多人一听到肾虚,就急忙购买补肾强肾的保健品,或认为吃什么补什么,经常吃动物肾脏。
专家表示,“肾虚”并不意味着就是肾脏病,盲目“补肾”,尤其是胡乱吃动物肾脏,不但于肾无补,反而容易引发高尿酸血症和肾结石。
06
防止并积极治疗泌尿道感染
有痛风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容易导致尿酸结石或泌尿系统畸形,出现肾盂、输尿管扭曲,马蹄肾等情况,进而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潴留或肾盂积水,最终形成尿酸盐结晶,形成结石;所以,积极防治泌尿系统感染非常重要。
预防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就是保护尿道,而补充水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摄取足够的水分,增加了尿液量,同时也增加了尿酸的溶解度。有助于尿酸的排泄,并防止其在体内沉积。
07
做好尿路管理
大部分尿酸是溶解于尿液中被排泄出去的。尿路管理是为了让更多的尿酸容易溶解于尿液中。尿液偏酸性的话,尿酸就不容易溶解于尿中。因此,就需要进行以下的尿路管理。尿路管理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检测尿液的酸碱值,使其保持在理想范围。
在酸性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度会下降,所以,最好尽量使尿液接近中性或碱性;但尿液过度碱性化会阻碍钙质的溶解,进而出现钙结石。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最好能将尿液的酸碱值调节到6.5-7为宜,为了能顺利检测尿液的酸碱值,就需要借助尿液试纸。
文章结束
编辑、发布丨风小君
审稿丨外宣部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本订阅号部分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每天5分钟,让你读懂痛风医学
①记住七大要点,和痛风好好相处!
②太可怕!痛风肾的这些症状你有吗?
③痛风患者的七项注意、一个要求
④痛风治疗的关键期,你知道吗?
⑤痛风患者需少吃酸性食物!
医院
积极传播痛风疾病防治知识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jc/1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