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
1、正确的测量肾脏,一定要准确的完整的显示肾脏,一定要熟知肾脏的解剖位置,肾脏是上后下前,肾门朝向前内,只有沿着这个方向才能准确的测量肾脏。两肾纵轴呈八字形排列,两肾上端中正中线3.8cm,肾皮质0.5-0.8cm,肾长轴长度不小于8cm;肾下垂80%发生在右侧,肾肿瘤80%以上是恶性,高血压病人看病时80%临床医生要你看肾上腺。
2、鉴别有无肾结石时,可以动态观察双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有无排尿现象,双侧是否一样,如某侧没有排尿(对侧连续排两次以上)或尿流束变细则说明尿管梗阻可能,再结合症状不难诊断,如双侧输尿管排尿无差异,则基本可排除梗阻。
3、肾结石和肾钙化的鉴别:钙化是实质脏器内的强回声,而结石是空腔脏器内的强回声,钙化可以位于肾实质内,也可以位于集合系统内,不是最主要的鉴别点,二者都可以呈强回声,都可以伴有声影,所以也不是最主要的鉴别点。最关键的一点是结石通常伴有周围肾盏的积液,如果细心的战友在做病人时经常会发现,结石的强回声周围通常会有一圈无回声区环绕,我想遇到这种情况再加上患者有肾绞痛的病史,下肾结石的诊断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对于肾实质内的钙化点,在我看来很多都是肾囊肿的钙化,尤其是前壁的小囊肿伴囊壁的钙化(也有称钙乳症),经常看不见囊肿而只看见强回声,因此经常被医生误认为是钙化或结石,调节增益和深度有利于鉴别。
4、关于肾柱肥大,肾柱肥大非常多见,关键是在与肾肿瘤的鉴别,肾柱肥大一般位于肾脏中部(左侧最多见),外侧偏后,与肾实质等回声,肾窦处有压迹,包膜无突起,分界清楚,回声均匀,一般直径3cm,CDFI鉴别意义很大,可见正常树枝状血管分布,或从肥大肾柱的两侧进入肾皮质,而无包绕状血流或横向血流。较新的观点认为这是亚肾(sub-kindey)融合所致,一般肾柱肥大对应的肾皮质可有切迹。无临床意义。
5、肾动脉的显示:腹部纵切找到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分叉后,探头旋转90度,下移约2cm,可见左右肾动脉的开口,左侧在约三点处,右侧十点处,一般左侧肾动脉位置比右侧肾动脉位置稍高。
6、尿潴留。不要笑这个问题简单。我经常听说误诊的例子,总结原因如下。患者年龄大、小或者身体虚弱,如重病、产后等。自己无力排尿并表述不请。发现下腹部包块就诊。这时需要与妇科囊性肿瘤鉴别。嘱患者排尿往往不能鉴别。我的鉴别方法是首先询问病史,患者往往有较长时间未排尿病史,其次,肿块出现时间短,与其大小不相符。其三,自己检查下腹部包块固定,不易推动,边界不明显。超声检查,不能发现膀胱。(一般人留尿0.5h都可探及膀胱声像),无回声区透声好,其内不能探及分隔、固定的团块等回声,无回声下方被耻骨声影遮盖。
肾脏扫查技巧:
肾脏的扫查途径有多种,可以侧腹部冠状切、侧腹部横切、背部矢状切、前腹壁纵切和横切等。侧腹部冠状切为最常用的切面,肾脏的长径和宽径在此切面上测量。
7、肾脏的上下极清晰显示非常重要,既可以避免遗漏外生性病变,也可以发现肾上腺的病变。透过肝脏或肾脏可以清晰显示右肾或左肾上极。纵切后探头旋转90度,从肾上极至肾下极再完整扫查一遍,可以避免遗漏肾脏前后侧边的病变。
8、后背部纵切面用于侧腹部冠状切显示欠清或发现病变需补充切面扫查者。一般自背部外侧面扫查较容易显示肾脏。因越靠近中线背部肌肉越发达。
对于体型消瘦的患者,可以在前腹壁扫查,纵切配合横切,可以很清晰的显示肾脏和肾血管。
泌尿系:
输尿管结石
1、问病史很重要,说明一点,结石越小症状越典型!呕吐的很厉害的基本上是下段或中下段的3~4mm的小结石。典型症状:突发性肾区痛,或中下腹痛,向肾区放射,痛的恶心呕吐。多伴有尿急尿频的病人,首先考虑输尿管结石。
不疼了≠没有结石,只要最近几天有过典型症状,同样考虑输尿管结石。(用过解痉药输尿管可能不扩张,要仔细沿着输尿管走形方向找.一般多在几个狭窄处看看.把漏诊减小到最低。)
2、节约时间的扫查顺序为:肾积水-膀胱开口处-上段-中段-中下段。、
3、上段结石:若病人有肾积水,上段结石憋不憋尿一般都能看到,方法是让病人趴下,腰部垫两个或三个枕头的高度,胸趴下去,顺扩张的肾盂、输尿管向下找,一般都能找到。若病人没有肾积水,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先看看能不能找到。若不能找到,再等病人充盈膀胱后查找,肥胖病人,让病人侧卧位,下面不垫高,从前外侧顺扩张的肾盂及输尿管寻找。
4、输尿管末端的结石:有少量至中量的尿就能看到,过分充盈膀胱,有时反而不易查出。有一部分输尿管末端结石不伴肾积水,症状也较轻。多有膀胱剌激征,下腹痛等,当仔细查找。
5、输尿管膀胱后段结石:要很好的充盈膀胱,先找到输尿管末端逆行扩张的输尿管,然后向上顺扩张的输尿管向上找,到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处。一般也能找到。
6、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要先很好的充盈膀胱,沿扩张的输尿管先从上向下找,看能不能找到,若找不到,再沿扩张的输尿管从下向上找,看看能不能找到。若还找不到。让病人完全排尿后,再从上面向下找。这样一般情况下都能找到(若还不能找到,让病人第二天早上不吃饭,排大便,充盈膀胱后再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说99%以上的输尿管结石都能找到。
重复4点1、检查输尿管上段要让病人趴下,垫高腰部。2、肥胖病人要充分充盈膀胱,从侧面检查。3、中段输尿管结石充盈膀胱后再排空会有新发现。4、最后一点,没有肾积水的输尿管结石,结石常在输尿管末端。
7、初发病人看看有无包膜下积液,有就更支持输尿管结石.
8、一定要用CDFI沿输尿管长轴进行扫查,很多结石会产生彩色混响伪像,通过这一现象,准确找到结石以及定位。
9、多次震波碎石后,有些结石在输尿管内呈粉末状,2D不易发现,可加CDFI看到明显快闪伪像.谈一点自已检查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10、还有一个,肥胖病人发现中下段结石,要立马存图,要不......
输尿管扫查方法
输尿管不扩张时内径6mm,超声很难显示,只有在出现病变时才容易被超声探及。
过度充盈膀胱后,肾盂、输尿管上段会扩张,但中段因膀胱过度充盈,会压迫中段输尿管,反而使输尿管扩张不明显。加之肠管上移。气体影响,中段输尿管有时显示不清。这里若让病人排尿后,因有中段的输尿管结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积水不会马上消失,沿输尿管上段积水向下找。充盈膀胱有时找不到的结石,也可找到。所以中下段结石最好排空小便,可以使腹壁柔软,便于用手法拨开气体。
1.输尿管的探测一定要沿着输尿管的走行,上段的探测方法:患者侧卧位,探头与肾脏长轴保持一直,探头略前倾,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看看此部位有无梗阻病因。
2.若无异常,不要急于中段输尿管,让患者平卧,超声探测膀胱壁内段输尿管,横切和纵切扫查,观察下段输尿管有无扩张。
输尿管结石大多数停留在输尿管的上段或膀胱壁内段,以上两部位的扫查可以排除大多数的输尿管结石。
3.对于以上探测阴性的病例,就比较棘手了,可以嘱患者俯卧,腹部颠两个小枕头,从背部探测,找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后探测向内侧滑动,至髂脊水平如果还没有发现结石嘱患者侧卧,从髂骨前方先找到髂动脉,然后旋转角度在髂动脉前方寻找输尿管。
4.通过上面的探测一般输尿管结石就难逃死劫了,对于输尿管扩张不明显者,探测起来难度非常大,这是可以采取探头加压,造成人工肾盂积水和输尿管积水的办法,一段时间以后输尿管扩张就会很明显,这时~~,嘿嘿。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hl/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