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半夜十二点了,浙大儿院手术室的灯还亮着。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家长,一会儿起身,一会儿坐下,不时朝手术室方向张望……

凌晨一点半,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经过7小时的持续作战,手术团队为家人带来了好消息:“手术顺利,孩子的肾保住了!”

家长喜极而泣,连轴转了19个小时的医护团队,也终于可以到值班室躺会儿了,还能睡5小时!5小时后,就又要披上白色的超人战衣了!

他们是手术台上的战斗机,是手术量上的独孤求败,是来自泌尿外科的“柳叶刀”!

图为一个普通夜晚的9:20,医护人员在为患儿做手术

开刀开到手软排队排到墙角

这个科室停不下来!

“加床!加床!这几个月来,我们一直在加床!”泌尿科护士长郑智慧、副护士长刘碧红表示,这段时间,医院和科室都有点凉意,泌尿外科却从3月初以来一床难求,她们和护士姐妹都感受到了这股热浪。

泌尿外科医生赵一俊表示,这几个月加班加点是常态,情况有点类似往年的寒暑假高峰期。每周一周二都有15-20个孩子办理出院,有18个左右的孩子办理入院。

科室副主任陶畅透露,从3月份以来,科室一直处于高位满载状态,团队中很多人都主动放弃休假。一个月中,很少有工作日能在七八点之前下班的,每个月都有约三天要开刀到半夜十一二点,偶尔要到一两点钟。

图为唐达星主任正在部署跨病区管理工作

“我们做了个统计,在三月、四月共42个工作日中,泌尿外科的同事有41天都加班了,78%的天数要加班到晚上7点半以后。”大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唐达星说,从3月初开始,泌尿外科就在做好新冠防护的前提下大规模收治病人。因为排队的患儿依然较多,在医院领导的统筹部署下,泌尿外科目前已从内科借了26张床位,其中4张在滨江院区,同时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鼎力配合支持下,手术衔接更快、效率更高,更多患儿可以少排队、少耽搁,造福了很多儿童,医院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唐达星主任介绍,泌尿外科共有22位医生,约占全院外科医生的十分之一,但这几个月的住院手术量占全院1/3-1/4,此外,还完成每月余台小手术,整个科室处于停不下来的状态,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努力让自己成为有超强战力的战斗机。他透露,泌尿外科这几年每年手术量都超过一万二千台。

晚上周末用起达芬奇手术做起

这个团队老让人感动!

“手术到很晚的经常是主任们(副高以上),因为他们主刀的都是大手术,时间会比较长,四五个小时是常态,有时要七八个小时。”刘碧红副护士长说,患儿病情会因耽搁而变重,而主任们白天还有很多日常事务,为了让孩子们早点手术早点好起来,他们往往会选择牺牲晚上和周末。

图为患儿家长写给泌尿外科的感谢信

“他们是榜样,整个科室都在他们带动下,都很有使命感和理想情怀。”刘碧红说。有一件事让她记忆至今,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五点多了,一个小病人因医院,医生们都要下班了,按照正常流程,要下周一才能手术,但医生看她家里经济有点紧张,当即决定加班为她手术。她说:“医生们的想法很简单,很多家庭来看病都不容易,能够多为他们想一点就多想一点。”

图为陶畅副主任、陈光杰副主任正在查房

“对于经济原因不能做机器人手术的家庭,我们可以提供三孔/单部位腹腔镜微创服务,效果照样杠杠的。”陈光杰副主任也曾在为一位经济条件有限的孩子主刀后,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hl/10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