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健康速递(周六)泌尿外科健康知识普及

腰疼、有血尿,很可能是得了肾结石

肾结石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是十分剧烈的(有人甚至形容疼得要跳楼,要拿脑袋撞墙),患者会感觉绞痛,一种很钝的疼痛,而不是像刀扎一样锐利的疼痛;肾结石的疼痛还有一个特点是“定位不准确”,感觉内脏疼,但又不像拿刀扎伤皮肤那样很容易定位。

还有很多结石患者会合并有血尿。很多患者并不一定有很典型的疼痛,但是尿血了也一定要重视。比如,小孩得了结石后不一定表现出疼痛,但是尿量会减少。

另外,如果结石堵住输尿管还会导致肾积水,甚至引起感染、发烧,也可能是结石的一个并发症状。

破坏性大的结石,反而没有症状

很多破坏性很大、很严重的结石反倒没有症状,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这与肾脏到膀胱的结构有关。首先简单地说一下结石导致疼痛的机制:肾结石患者腰疼的原因并不是“结石的尖儿把输尿管划伤了”产生疼痛,而是因为结石会像塞子一样堵住患者的输尿管,一旦堵住输尿管,肾盂包括输尿管就会拼命收缩,要把肾脏不断产生的尿液排出去,这种拼命收缩就会导致疼痛,就像我们腿抽筋时的疼痛一样,是肌肉痉挛导致的。

5毫米以下的结石,可能自己排出体外

以前,我们认为1厘米以内的结石都有自发排石的可能性,现在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5毫米左右的结石有自发排出的可能性。比如患者拍了一个B超片子,看到肾里面有一个5毫米的结石问我怎么办,首先我建议患者多喝水、多运动,促进排出,几个毫米的小结石可以让它自己排出。

但是大的结石,超过5、6毫米甚至到1厘米左右,理论上是很难自然排出去的,因为正常输尿管的内径就只有2~3毫米,太大的结石是过不去的。

多喝水、多运动能不能把结石排出体外?

早期发现的肾结石,大部分结石都可以保守治疗,也就是自发排石。很小的结石(肾盂内<0.5厘米的结石),在它没有症状、还没有造成破坏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促进它的排出——多饮水,多运动,大部分小结石可以排出来。

那喝多少水合适?如果心脏和其它器官没有问题,每天至少要喝到2升以上的水,如果能够喝到3升也是完全可以的。所有的非手术方法里,饮水冲刷是最有效的排石方法。

另外,药物可以促进排石,而并不是一定能让结石排出。很多电视广告说“某些药物能够直接导致结石排出,或者直接把输尿管疏通”,这些说法是不可信的,甚至是虚假的。

促进排石指的是从两方面起效:

利尿

最终还是加大排尿量,与多喝水的作用相似;

改变机体的内环境或溶化结石

例如尿酸结石、谷氨酸结石,都是酸性的结石或者酸性物质沉积,如果把内环境变成碱性的,结石就容易排出来,这是常规的非手术疗法,对于大多数刚刚发现的小结石都是有效的。

肾结石一般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结石梗阻肯定会导致肾积水,肾脏的有效结构慢慢被积水侵蚀,积水越多,肾脏里真正能够滤出尿、排出毒素的肾单元就越少,最终会导致肾脏萎缩,这是很严重的影响。

在临床上有一些极端的病例,患者两侧肾结石,导致肾脏完全丧失功能,只能去做透析。的患者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医院做检查做治疗是不对的。

周六嘉宾

邵洪宝市三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07医院进修学习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一年,目前可熟练开展泌尿科各类手术,其中尤其擅长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技术。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健康速递(周日)肾脏科健康知识普及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的独特医学瑰宝,西医是近百年兴起的医学科目,虽然两者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也都不妨碍其能治病救人。

有些人说西医好,有些人说中医强。我们认为,不同的病,中西医各有所长:

有一些病应该更加注重调理,就不应该跑去看西医;

有一些症状更加适合西医,则应该选择西医。

我们整理了一份表格,根据不同的症状,推荐不同选择方向~

心脑血管疾病:先西后中

如: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等。西医在急性发作时有迅速控制症状的作用。但不能根治疾病,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体质方面发挥巨大调理作用。

便秘:首选中医

西药对便秘的治疗较为短效,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要过多服用泻药,避免药物依赖。

感冒:中西医皆可

绝大多数情况下,感冒不吃药七天能好,吃药一周能好,输液一星期也能好。关键在于治疗感冒时是否在同时提升免疫力。一般情况下,感冒初期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就能控制。

如果突发性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可以找西医,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

颈椎病:首选中医

中医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

腰椎间盘突出:首选中医

更多情况下中药配合理疗效果较好,西医主要在疾病晚期手术治疗方面有优势。

面瘫:首选中医

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针灸配合理疗效果在临床上疗效更确切,一般来说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

口腔疾病:首选西医

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手术矫形、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

一些非器质性病变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脾胃病:首选中医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疾病:首选中医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药后容易反复。

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皮肤病

青春痘:首选中医

西药副作用相当大,不宜久用;中医从全身调理,作用缓和但持久。

白癜风:中西各有特色

白癜风为难治性疾病,治疗需要持续。西药主要在局部用药、激光治疗方面有特色;中医依靠辨证论治,进行全身调养。

带状疱疹:首选中医

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引起,西医针对病毒也没有特效药物。中西医疗效较好,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及后遗症。

脚气:中西医皆可

一般外用药治疗的效果都不错,但西医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对于顽固病例,中西药配合起来,治疗效果更佳。

特发性脱发、斑秃:首选中医

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妇科病

感染类疾病:中西医皆可

如盆腔炎、阴道炎等。对于急性发作期、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见效快。中药和中医理疗则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疗效更好。

不孕不育:根据病因

首先应该仔细查找病因,再确定找中医还是西医。属于输卵管阻塞等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西医治疗较好,但大多数功能性病变引起者,中医药调理有独到之处。

原发性痛经:中医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不佳,多属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效果较好。

月经失调:中医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西医治疗在一些人群身上较为明显,中医长期调理更加安全。

失眠:看中医

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

偏头痛:看中医

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

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

亚健康:首选中医

西医生化检查等指标正常或轻微异常者,都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复杂慢性病:中医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非器质性疾病:中医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

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看中医的六个注意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但很多人去看中医前,经常因为忽视了一些细节,而影响了中医师对病人气色、舌脉的观察,进而影响对病情的诊断。看中医,一定要做到6个“不”。

1.不化妆

“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2.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3.不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

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4.不做剧烈运动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5.不频繁更换医生

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

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另选大夫,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治疗情况。

6.不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

有些人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是不正确的。

看西医的四个注意

西医的诊断和治疗,除了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各类的检查报告作为诊断依据。为了尽快看好病、避免多余的检查、减少冤枉钱,看西医的时候,下面这几点也要注意。

1.记清发病过程

发病的时间、原因、过程等对疾病的判断非常重要,所以就诊西医的时候尽量简明地介绍病情很有必要。

2.预约检查问清注意事项

西医的各种检查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是否需要禁食、禁水;衣着要求,有些检查不可佩戴金属等制品;时间要求,雌激素检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参考值等等。不按要求,有些会耽误时间,而有些则会直接影响结果,妨碍诊断的准确性。

3.查体做好个人卫生

西医的很多检查需要直接和身体接触,如泌尿生殖科、肛肠科、皮肤科的检查。做好这这类检查前注意做好个人卫生,更有利于检查进行。

4.复诊带好用药单及病例

通过检查报告的对比,医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病情的进展。西医的药名有些很难记,如果医生询问又不记得,可能会妨碍诊治。

总结

急性病、意外伤害、器质性病变一般看西医。

慢性、退行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应采用中医调理+营养补充。

周日嘉宾

医院肾脏科副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科普文章40余篇,主编《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策略与思考》,擅长肾脏病经方康复治疗和经方体质调理,主持经方争鸣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zz/6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