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金融类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大年。对金融机构而言,客户经营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展业模式,无论在银行、保险,还是在证券、公募基金、信托等金融分支行业,建设强大的中台已成为战略性工程之一。业务中台建设离不开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的支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云等技术应用于金融场景,整合内部外部、线上线下的用户数据,实现客户画像并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且能较好地控制金融风险,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颇具雏形。未来,金融科技将为金融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年,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开放的一年,中国的资本市场继续对外开放,引入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实现更具开放性经济发展。金融监管、金融政策均为外资金融企业进驻中国铺垫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外资的进驻,给中国的金融企业带来挑战和竞争的同时,也为中国的金融类企业,乃至资本市场、金融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催动整个市场更加成熟,砥砺市场参与者更好地服务于主体经济。
投资
投行领域发展前景乐观,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动下,给投资银行业务带来更大的市场及发展机会。中资券商,马太效应明显,打造券商航母进展加速。头部券商过往以极低费率抢占市场,使得市场竞争已然白热化,中小券商发展逐步受到挑战和威胁。在外资及合资券商发展中,投资银行业务同样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驻中国最为看重的业务之一。外资券商的风控体系、对本土市场和文化的适应以及经营理念将成为决定外资是否能够稳健立足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
从人才流动趋势上看,优秀的人才和资源日益流入头部券商。强者恒强的局面出现。中小券商力求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对引进大券商高级管理人员的意愿走高。外资跟合资券商的入驻进一步加速,也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从人才需求上看,短期需求主要集中在承揽、承做,主要还是以承揽为主。未来,一旦资本市场出现饱和,承销会成为业务的一个重要支点,如何获得更多的投资人支持,将成为未来券商作为金融中介的核心竞争力。
PE投资领域,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以及监管政策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仍普遍面临募资困境。头部集中效应愈发明显,新募基金数量、基金管理规模呈下降趋势,资金向头部机构和国有机构集中。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依然强劲,头部机构持续获得外资LP认可。在募资端收紧、二级市场表现疲软以及多个独角兽项目上市破发的大环境下,中国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愈发谨慎。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机构避险情绪明显,倾向于布局盈利模式清晰的中后期成熟企业。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成为政策导向,而科技创新则是成功关键。股权投资市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也在持续加深。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和大数据企业服务成为投资机构未来一年最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f/1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