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隔周考试

所以提前整理比较好

之前写的记录找不到了

现在主要凭借记忆了

也欢迎大家投桃报李

俺收到了一份来自一个

自愿匿名的小师姐的考试总结

在合适的时间俺会推出去的

●●●

组胚系解

其实中山医大一下也就学了两门这个课,这两门在之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了,因为组胚在后面病理要用,系解是因为后面还会再学一遍局解。但是毕竟俺要转走了,所以一切都是完全兴趣驱动了,但是兴趣驱动显然不能提供超强的动力。

这两科都有的叫做实验考试,实验考试的时间有所不同,所以机智的同学可以收集考过的情报咯。至于笔试期末,就是研究往届试题啦

组胚的平时分很重

组胚期中:期中的话不出意外是开卷,给了一份标准答案。由于是同学评卷,可能遇到报复社会的人,记得俺当时就是能给分就给分了,差不多就可以了,反正给别人高一点也是挺好的。但是判俺卷子的人,好像是报复社会那种,使劲扣分的。。所以俺给出的建议是,组胚期中认真抄书,多抄几句,标准答案的评分标准基本上一点给一分。

组胚玻片考试:组胚的玻片考试是,分几项,也分AB卷,前面是10个左右的拨片识别,就是在显微镜下识别玻片。这个其实很好练习,考前老师会给玻片的范围,然后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玻片和结构对应起来。最后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裸眼识片,就是直接看玻片,看颜色深浅,看大小什么的,直接裸眼猜,然后再去显微镜下确认一下。第二部分,是根据玻片写结构,最后还有一个详细的让你写结构的,这些理论上考试前老师都会告诉题型的。

组胚期末:具体题目不记得了,也不需要记得,因为和印在学海浮舟上两年前的一套题一模一样,除了学海浮舟上的选择题不太全之外。

组胚具体情况:

以上说的都是以前留下的记忆,后面说的则是以前给同学发的情报的聊天记录,十分准确的部分。

8个名称的一个一分,有垂体卵巢心脏肺输精管胰腺

大脑,剩下有一个忘记了。2个写名称和简要结构,一个3分,鄙人拿到的是十二指肠和脾,最后一个6分的详细的,我拿到的是肺这是A题。鄙人写错了一个大脑。。鄙人那个很像切了一半的脊髓,写错了一个输精管,我背错了,看到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比较坑的是心脏,没有其他只有肌肉,我那个横纹还不明显,另外我的十二指肠旁边连着胰腺,这就比较尴尬,我反正没写胰腺。b卷的最后叙述的大题是肝。

对了,另外还有小伙伴考的是睾丸。(其实能写出详细结构的玻片不是很多啦,所以挨个背过就好了,反正实验过完理论考试也要背的)

系解:

没有期中,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复习会从实验考试前才开始。其实最终功夫还花在平时,提前行动就能拿到很好的效果,然而大家都知道,没有考试的压力,提前行动的概率事实上很小很小。

先说解剖的实验吧。解剖实验怎么考呢?是一个屋子里有30个标本,每个人得到一张纸,里面有标号和空白栏,空白栏是需要填写的标本的名字。然后每个标本上插着小旗子,然后每个人到那里去之后,就在1~30里面选一个位置站好,等待一会儿,然后老师发令开始看,老师手里有计时器,30秒之后会响起,然后1号位置的同学去2号位置,2号位置的同学去3号位置,以此类推当同学回到自己的刚进去的位置的时候,也就是15分钟之后,就完成那个答卷了,然后就可以出去了,下一波同学就会进来。不一样的时间考试,标本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标本老师也会换小旗的位置。哦对了,还没有解释什么是小旗,小旗就是那种大头针,只是大头针的头比较大,然后带着颜色,反正理解为大头针就好了,有一个尖尖的头,可以插进标本里面。关于范围,基本上解剖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贴着的那几张绿色的纸之内的东西,一样的范围也在那本解剖实验手册上面,好像只有个别超出范围,但是严重怀疑其实那些也是在范围里面的,只是大家认错了而已,所以那些范围十分有参考价值。

解剖的实验也有一样的套路,就是中山医、公卫、光华的小伙伴考试时间不一样,所以可以提前收集很多情报。虽然考的标本不一样,但难度不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能解决备考懵逼的问题。实验的具体内容,鄙人翻了聊天记录,基本上有5个左右版本吧,对应着有解剖课的不同时间。(药学院也有解剖,但是要求不太一样,所以参考的价值不是特别的高)

对了还有一点,然后考试时几乎全是一个局部的标本,旁边会放和它无关的一堆标本,千万不要看旁边的那一堆。因为那个旁边的标本是上一波人用的,老师还没来得及收回。

最后还有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其实挨着不算特别远,可以瞄到旁边人的,只要走位合理,所以可以抱大腿,而且根本不用按照学号排队,所以如果实在无力,请联系学霸并提前请TA吃饭。(好像价值观并不是很正确,也没有试过)

解剖实验具体内容:

第一波:(鄙人当时送出的情报)考的实验考完了,大概就是和之前的差不多,有简单的有难的,胸锁乳突肌,骶棘韧带,输尿管,颈外动脉,肝固有动脉,尺神经,小转子,内侧半月板,子宫圆韧带,别的好像不太确定,比较坑的是小腿前群有一个肌肉,没复习到,还有就是考了一个肺根动静脉,分不清楚,虽然好像直接答肺根就可以了。对了考了膈神经类似物,考了应该是迷走神经。

第二波:乳突、喙突、右冠状动脉、室间隔、肺门、胸锁乳突肌、大脑两个回、小脑幕、肾静脉、几个神经,别的没印象了,每个人之间的距离相对比较远,没有耳语的条件。

第三波:颧弓、肩峰、蚓垂、肾动脉、肾锥体、脊神经、上斜肌、内直肌、筛骨眶面、前列腺、内侧半月板、中央前回、胼胝体干、胫侧副韧带、咬肌、肝圆韧带、方叶、小网膜、面动脉、左冠状动脉、圆孔、大脑镰、内耳门、咽鼓管咽口、腭垂(窃以为这是一份学霸的答案,可能写的比较细,比如大家都写胼胝体,但是这位学霸学了胼胝体干)

第四波:下颌下腺、交感干、子宫、卵巢、大转子、外直肌、前臂骨间膜、迷走神经、颈外动脉、肺动脉

第五波:(14年考试的)髂前上棘、鹰嘴、股骨颈、三角肌、缝匠肌、正中神经、坐骨神经、股动脉、小脑幕、胼胝体、视交叉、额窦、咽鼓管咽口、椎间盘、腮腺管、尾叶、胆总管、肾盂、右心耳、右肺静脉、输尿管、贲门、膝交叉韧带、骶结节韧带、前列腺、精囊

第六波:腹部、髂骨,咽喉,大脑镰小脑幕还有周围的膜,旋前方肌,肺门,鼻甲,室间隔,输尿管,超纲的考了咽鼓管圆枕。

关于解剖笔试期末:

这个不像组胚那样水的吓人,看学海浮舟发现,10年前的题完全不会做,5年前的会做一部分,3年以内的会做的就多了……最近几年的题目参考的价值会很高。记得期末是选择题,英译中,填图题,问答题,对了好像还有名词解释。

问答题印象最深的是关节的结构什么的,和学海浮舟上某一年的原题一样。

选择题,有一部分呢是考背诵的,有一部分就是理解的啦,很多就是神经损伤的那种题。记得期末之前顾怀宇老师会有一次什么一点通。其实吧,那个讲座对鄙人的帮助不是特别大,但是那个课件还不错,比较有参考价值。反正弄好结构最后弄懂神经通路就好咯,虽然神经那里比较难,但是理解之后就一切都好了。

英译中记得自己做的是最不好的,考了海马,输尿管,子宫之类的。之前明显低估了考试的难度,自己好像会做的加上蒙对的好像有一半多吧……

填图题,有几个图吧,有一些图是很简单的,比如大脑结构?有一些图绝大多数也是很简单的,但是注意重点了,记得好像大脑基底动脉那一部分是考过的。解剖实验手册上面有一部分习题,可以做一下。

问答题,一共四个,一个5分好像是,第一个是关节结构,印象很深因为这个没写上来。好像还有一题是让写某个神经传导通路之类的,反正基本上看看往届的题,就知道大概,同时再思考课本上有什么类似难度的东西,然后就差不多了。

最后解剖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好像大家都不是很高……所以还是需要认真努力的,解剖其实讲真对于医生来说还是蛮有用的。

思修

反正是政治课了

解决方法基本是一样的

考什么老师一般会说的

有机实验

比较重要的是实验报告好好写

当然其实写的过程不太容易

最后考试做实验

老师会提前说明

好像是分组ABC三种实验

最后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85分就算倒数了

所以大家无需慌张

大学计算机基础

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大计基,这个是4学分,而且还很好刷。因为要转走,大一下就没那么认真的学,最后勉强拿到国奖,大概就是因为这门课考的很高,以及大一上的积累咯。这个课就是“占满课表”的那种课,实际上很水。实验课什么的好像就是用来补觉给体育课补充精力,反正没怎么认真看,好像最后是看了一遍书,然后再去图书馆找了一本VB的书,然后就差不多了。不过觉得水的前提吧,是电脑玩的还算溜的,所以其实也不是太水,所以也不能完全不准备。

关于考试形式,前面有选择题,是从题库中抽的,题库是来自配套习题指导(应该都会有的),然后抄上答案去看就好,好像选择题的选项顺序也不变。如果时间不够就抓紧看多选啦,多选最后只出了很小一部分,但是本身题库里的多选也很少。

选择题之后,应该是有excel和word,那个很简单,就是记得保存,也记得按照题目要求挨个对应上,别少做题就好,操作吧,就是基本的操作(初中会考应该就考过的那种),偶尔有一些新功能(迷你图?就是那种把统计图画到一个单元格里的),这些新的东西扫一遍课件应该就差不多了。

有一道很简单的SQLServer的题,具体就是和平常出的题一样的节奏,就是换了一个文档,操作还是基本的,这一块要认真看书和课件,不过期末只有5分的内容。关于准备,其实因为课上讲的好多都是概念,所以实际上真正的操作步骤不是很多,记住那些操作步骤就好,不过其实理解整个内容的话应该对以后还是有一丢丢帮助的,医院都是电子病历来。关于简单与否,这个算是数据库里最简单的操作,但因为本身之前没接触过数据库,所以可能不那么方便。

接下来应该就是一道VB的题了,俺那一学期后半段没有上过课,所以后面就直接看书,看完书然后去图书馆借了一本VB的书看,看完基本上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最后好像VB还是难住了一部分人的,不过有一个小问好像之前俺没复习到,然后用一个古怪的方法实现了题目的要求,但是是一种很诡异的港式实现的,所以好像最后在这里扣了一丢丢分。

总之呢,如果单纯为了刷绩点,大计基应该是最容易刷,而且比重也大的那种。

有机化学

讲真没有无机化学学的认真,书后来也没怎么好好看,老师人很好,但是吧自己还真的没认真学,就是考前抱抱佛脚。其实最后好像有一种东西亲电亲核什么的弄反了,最后收卷前也手抖改错题。不过最后分数还凑活,可能是因为复习的时候认真的看了往届的题,然后猜到了一些东西吧。

提到往届题,忽然发现自己之前一直没有提,就是学海浮舟是好东西,真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很有用(虽然好像自从俺们组胚卷子出成那样之后,就变成三年不重题了)。即使题目不一样,难度也是有参考的,你看出了那个题,就可以猜同样难度的有什么,比如细胞生物学,考虑微管作用,你就应该思考也许考微丝,大概就是这种逻辑。而且有一些题是那种两年至少出现一次的,有机化学印象很深的是胆固醇,好像老师真的很喜欢学生会画胆固醇,这就……既然能看出来,那就一定要做咯,记得考前还真的认认真真的去画了胆固醇。好像还是考到了?反正就是这样的思路,就可以猜测老师出题方式了。16年教俺们的化学老师是化学学院来的,之前都是药学院,那是第一年,老师也是那样出题的,所以大概的方法就那么多。

好像起码要知道亲电亲核的顺序,理解原理。前半本的各种反应其实就是努力理解咯。后半本学好的话,对未来生化还是有一些用处的,虽然生化还是背背背,三羧酸循环……

其实中山医的大一下

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轻松的

算下来一学期

其实真正要学好的

就是人解组胚

然后刷好大计基那种

投入产出比很好的东西

不过对于临五来说

这是在东校的最后半年

要好好珍惜呢

拿了奖学金再赞赏也不迟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wh/8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