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智库妇产科频道”系列直播课堂提问HPV相关问题汇总整理!

“华医智库妇产科频道”VIP会员年卡,正在优惠办理,需要的同道可以点击链接按提示支付

隋龙教授:“HPV疫苗接种后的筛查问题”直播课提问解答

魏丽惠教授和杨欣教授:血液管理共识背景介绍;血液管理理念下的妇科围手术期贫血管理直播课提问解答赵方辉教授:“HPV疫苗不同剂次的接种问题”直播课提问解答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治疗专家共识解读》直播课提问解答

商微教授:高龄女性的助孕策略直播课提问解答

毕蕙教授:如何做好子宫颈癌二级预防?赵昀教授:如何评估HPV检测方法的精准性;直播课提问解答

孙蓬明教授:非16、18型高危HPV持续阳性的处理直播课提问解答

吴洁教授:《绝经管理及MHT指南解读》直播课提问解答

田秦杰教授:《异常子宫出血的急诊处理》直播课提问解答

张迎春教授:《人工助孕前不孕夫妇预处理诊治体会》提问解答

特殊生长方式的子宫平滑肌瘤二例及文献复习

张云鹤李广太司晓辉

一、病例摘要

  例1患者58岁,主因“右下腹痛1+年,加重伴尿频、尿急、尿痛15d”于年8月4医院。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间断右下腹痛,常与大小便相伴随,排尿、排便后症状缓解,无进行性加重,外院就诊诊断“肠功能紊乱”,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无效。4年前曾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在外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病理:子宫恶性潜能未定型平滑肌瘤。近半月来腹痛阵发性加重,需口服止痛药缓解,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无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本次就诊妇科检查:右附件区扪及包块约3cm×4cm大小,质硬,无压痛,活动欠佳。右侧肾区叩击痛(+)。妇科肿瘤标记物AFP、CEA、CA、CA15-3均在正常范围内。肾脏CT检查提示:右侧盆腔实性肿块,右输尿管全程扩张,右肾积水、肾盂积水。膀胱镜逆行肾盂插管造影术检查,插管过程中右侧输尿管插管阻力大,膀胱内及输尿管口未见明显肿瘤样增生物。考虑肿瘤可能侵及膀胱、输尿管,致右输尿管梗阻扩张、右肾积水。术前请普外科、泌尿外科多科会诊讨论。并于年8月23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物包裹右输尿管近膀胱入口处,大小3cm×4cm×5cm,质地中等,与回肠、结肠、膀胱紧密粘连,阴道残端与之紧密粘连,右输尿管全程扩张1.5cm。行肠粘连松解术,切除肿物送快速冰冻,病理回报:良性肿瘤伴局灶钙化。术中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右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膀胱造瘘术。术后病理:盆腔平滑肌瘤伴玻璃样变和局灶钙化,伴脂肪坏死,部分生长活跃,输尿管组织未见明显病变。术后复查超声提示:右输尿管上端增宽0.78cm,右肾轻度积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仍在随访中。   例2患者59岁,主因“呼吸困难1年余,加重4个月”于年2月16医院。患者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卵巢部分切除术”,病理活检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患者病情平稳,定期复查未见异常。年12月外院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转移灶,经皮穿刺活检病理为“平滑肌瘤”,给予米非司酮及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控制肿瘤生长,治疗1年后停药。年3月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憋伴发热,行胸部CT检查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予吸氧、抗感染及胸腔穿刺引流治疗后,复查B超示:右肺网格状实变,积液不多。年8月28日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模糊,血气分析示Ⅱ型呼吸衰竭,B超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为著。气管镜检查示:气管内肿物生长,考虑平滑肌瘤侵及主气管,胸腔镜下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右肺转移性平滑肌瘤”。入ICU予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胸腔穿刺引流治疗,抗感染、祛痰、抗休克、抑酸、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二、讨论

  1.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metastasizingleiomyoma,BML)为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特殊生长方式。BML临床上非常罕见[1]。大部分患者有子宫肌瘤手术病史,包括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2],在组织学形态上表现与良性的子宫平滑肌瘤相似,手术中可见病变界限清楚,易剥离,呈推挤性生长,不同结节的组织形态结构一致,由分化良好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嗜酸,胞核短梭形或卵圆形,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没有凝固性坏死及破坏性生长[3]。生长方式类似恶性肿瘤,侵袭性强,具有播散性、广泛种植、易复发,因此在临床上常常发生漏诊或者误诊,应引起高度注意。BML转移可发生于全身多处部位,包括皮肤、骨盆、腹部、大网膜、淋巴管、颅底[4]等处,以肺转移最为常见[5],可引起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对于BML的来源和性质尚存在争议,有以下几种解释和假说:①子宫原发病灶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其宫外转移的病灶可以表现为良性或低度恶性;②原发的子宫平滑肌瘤发生静脉内平滑肌瘤栓塞,经脉管播散是造成远处转移的最可能的原因;③多中心起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异常的激素状态有关;④肺富含平滑肌细胞的错构瘤;⑤子宫肌瘤手术机械性破坏血管后,造成良性平滑肌瘤的蔓延、转移能力,造成肿瘤术中医源种植。有学者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可能源于复杂的遗传学背景,Nucci等[6]首次报道了部分患者还存在13q的缺失,分析病例1初次手术病理为:子宫恶性潜能待定平滑肌瘤。推测BML可能是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由缺乏有丝分裂像的、无间变和血管侵犯的良性表现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图1),由于原发病变取材不当使其酷似良性平滑肌瘤,是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平滑肌肿瘤。病例2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子宫被切除20年后,发现子宫以外的转移性肿瘤,这种临床行为表现懒惰、生长缓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复发,本例患者停用该药后病情迅速进展恶化,提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激素依赖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结蛋白、Calponin、平滑肌肌动蛋白等肌源性标记可提示其平滑肌来源(图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子宫来源,增殖指数Ki-67阳性指数低、表达水平不高等(图3)可与平滑肌肉瘤相鉴别。   2.提高对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的术前诊断和治疗:BML临床罕见,无典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不具有特异性表现,因此极易被误诊。本文报道的2例和文献报道的多数BML病例,术前几乎均被误诊,致使患者不能明确病因,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后出现盆腔包块,应考虑BML可能,建议对初次手术的病理切片复阅,排除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肉瘤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子宫平滑肌瘤肺转移患者常发生于术后3~20年[7],本文例2患者发生于术后20年,曾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灶,医院给予米非司酮及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控制肿瘤生长,治疗1年后患者担心用药产生副反应而停药,结果出现复发伴大量胸腔积液致呼吸衰竭。分析这些病例我们发现,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将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合起来,综合作出诊断。BML患者多数是绝经前期妇女,初次手术保留了卵巢,由于该肿瘤表达雌、孕激素受体,具有激素依赖性,因此具有复发倾向。何时手术切除卵巢,目前尚无统一观点,说明对于该病尚缺乏固定的治疗模式,采用切除卵巢联合激素治疗,能够抑制甚至扭转病情的发展[8],但仍需进一步密切随访观察。

本文刊载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年第18卷第1期

声明:本文系本平台转载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wh/11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