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发病急、感染率高、病程短、死亡率偏高。该病能侵害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出现免疫抑制,使其降低对疫病的抵抗力,同时会造成免疫的失败。因此,IBD对养鸡业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该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传染病。
1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属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该病毒具有单层衣壳,不具有囊膜,因此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IBDV可分为两个血清型,但只有血清1型对禽有致病性。血清1型又可分为6个亚型,各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率为10-70%,这种抗原性差异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2流行病学◎感染对象: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其中2-6周龄的鸡最易感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
◎传播途径:经口传播,
◎流行现状:国内存在超强毒株和变异株,部分地区法氏囊疫苗对现流行的超强毒株和变异株不能提供完全保护。
3致病机理4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
◎病鸡厌食、精神不振、畏寒,打堆
◎病鸡排白色或水样稀粪,部分鸡有自啄肛现象
◎病鸡头垂地,闭眼昏睡,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
2、病理变化
◎胸肌、腿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带状出血带
◎肾不同程度的肿胀;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尿酸盐
◎法氏囊的病变:前期充血、肿大,2-3天后为正常的2倍大左右;浆膜覆盖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法氏囊由正常的白色变为奶油黄色;出血严重时,法氏囊呈紫黑色,紫葡萄状。
5防治措施1、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
◎免疫接种:活苗优选中等毒力疫苗,即能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又不至于对法氏囊造成较大刺激。发病较严重地区,活苗配合灭活苗免疫,效果更佳。
浙江诺倍威与河南农业大学王泽霖教授合力研发新法二联灭活苗(LaSota株+HQ株)。该疫苗给种鸡开产前免疫,可对3周内雏鸡提供完全保护;雏鸡7日龄免疫,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无需进行母源抗体监测,不损伤法氏囊,可提供良好保护。
试验一:种鸡免疫试验
试验二:雏鸡免疫试验
雏鸡在7日龄免疫新法二联灭活苗后的抗体动态与攻毒保护试验。结果:7日龄免疫可产生25以上抗体(琼扩试验),45天后攻毒保护率%。
2、治疗措施
发病后,尽早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
浙江诺倍威技术部郝东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EBVAC编辑部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wh/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