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并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发病率在各地区有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肿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
一、子宫癌的病因
1.无排卵:如伴有无排卵性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月经紊乱,无孕酮对抗或孕酮不足,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改变,
2.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导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宫内膜受到雄性激素持续刺激,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3.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肥胖,明显地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可导致内膜由增生到癌变。
4.晚绝经:据有关报道,绝经年龄52岁者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45岁以前绝经者的1.5~2.5倍,初潮晚可使内膜癌的危险性性减少50%。
5.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卵巢滤泡持续时间长,雄性素转化为雌酮,导致内膜增生和增殖症,进而可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症。
6.卵巢肿瘤: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约25%的纯泡膜细胞瘤并发子宫内膜癌。
7.外源性雌激素:许多研究指出了应用雌激素代替代治疗和子宫内膜癌的关系,雌激素长期替代治疗会指导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8.其他因素家族史:有卵巢癌,肠癌或乳腺癌家族史者,患内膜癌的可能性较无家族史者高。
二、子宫癌的症状
1.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样组织。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疼痛: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同时伴腰骶痛或向同侧下肢发射。
4.腹部包块:早期内膜癌一般不能触及腹部包块。如内膜癌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颈积脓、转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块(如卵巢转移时间)时可能在腹部接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有时有触痛。
5.其他: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髂血管可引起同侧下肢水肿疼痛;病灶浸润压迫输尿管引起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导致肾萎缩;持续出血可导致继发贫血;长期肿瘤消耗可导致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三、子宫癌的诊断
1.病史和临床表现:
(1)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2)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西芬或有其他雌激素增高的疾病史者;
(3)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
2.诊断有关的检查包括:
(1)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
(2)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3)宫颈镜检查:宫颈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有无癌灶存在,癌灶部位、大小、病变范围,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
(4)细胞学检查:可通过宫颈刷、宫腔吸引涂片等方法获取子宫内膜标本,诊断子宫内膜癌,但其阳性率低,不推荐常规应用;
(5)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较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大小、范围,肌层浸润以及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6)肿瘤标致物CA在早期内膜癌患者中一般无升高,有子宫外转移C可明显升高可作为该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四、子宫癌的治疗
1.手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相当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对于具体患者需要详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2.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单纯放疗仅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禁忌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
3.化疗:很少单独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多用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透明细胞癌等;或是复发病例;或是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如G3,ER/PR阴性者、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
4.激素治疗:适合于晚期或复发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性手术联合大剂量孕激素保留;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禁忌症:肝胃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有血栓病史;糖尿病患者;精神抑郁者,对孕激素过敏者,脑膜瘤患者。
5.中医药治疗:手术和放化疗后可给予患者中医中药治疗,固本扶正,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五、子宫癌的护理
1.子宫癌术后护理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止痛药或其他止痛措施。
2.对患者主诉疼痛给予反应,如表示关心,采取相应措施,这就是子宫癌术后护理方法。
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时,告诉患者服药间隔12h,必须完整吞服,切勿嚼碎,如出现恶心、呕吐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给予对症处理,这也是子宫癌术后护理方法。
4.用药后评价止痛效果,可记录为:
(1)完全缓解(CR)完全无痛;
(2)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
(3)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
(4)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5.子宫癌术后护理可以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爱好、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精神状态等选择与患者情绪相吻合的节奏缓慢、优雅的音乐,不定时播放,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六、子宫癌的饮食
1.宜:
(1)日常宜多吃具有抗宫颈癌作用的食物,如蓟菜、甜瓜、菱、薏米、乌梅、牛蒡菜、牡蛎、甲鱼、海马;
(2)出血宜吃鲛鱼、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蚕豆;
(3)水肿宜吃鲟鱼、赤豆、玉蜀黍、鲤鱼、鲮鱼、泥鳅、鸭肉、莴苣;
(4)腰痛宜吃莲子、核桃肉、薏米、梅子、栗子、芋艿、甲鱼、海蜇、蜂乳、梭子蟹;
(5)白带多宜吃乌贼、淡菜、牡蛎、龟、海蜇、羊胰、雀、豇豆、白果、胡桃、莲子、芡实、芹菜;
(6)防治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豆腐、猪肝、青鱼、鲫鱼、墨鱼、鸭、牛肉、田鸡、山楂、乌梅、绿豆、无花果等。
2.忌: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2)忌羊肉、韭菜、狗肉、胡椒、姜、桂皮等温热性食物;
(3)忌公鸡等发物。
七、子宫癌的预防
1.因子宫内膜癌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不能预防其发生,因此,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上。对绝经后出血,更年期月经紊乱应该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对年轻妇女月经紊乱治疗无效者,亦应及时做B超检查和子宫内膜检查。重视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对已证实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者,根据患者情况宜行全子宫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并检测病情变化。
2.严格掌控激素代替治疗的适应症,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对有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的同时宜适当应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并严密检测。
3.改变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jc/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