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year2018/102744.html

近日,医院外二科(泌尿外科)团队成功运用可视穿刺+微通道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一例肾下盏结石。

该患者中年男性,因反复出现下腹部及左腰部胀痛不适伴恶心,于外院行相关检查提示:双肾结石,双肾积水,保守治疗无效后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在外院行两次左肾结石开放性手术史及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史。入院后查腹部CT及腹部DR显示:左肾下盏多发结石及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双肾轻度积水、左肾体积变小,手术指征明确。

由于左肾结石位于左肾下盏,肾脏仅有少量积水且伴有肾萎缩,采用常规经皮肾镜手术穿刺难度及手术出血的风险较大,输尿管软镜碎石一方面结石负荷较大,另外下盏结石可能因角度原因无法完全碎石。

经过谷涛主任和其团队的充分讨论,医院单卫民主任医师指导下,决定借助“Needle-perc”可视穿刺设备,为该患者进行特殊的经皮肾镜手术(可视穿刺+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术前腹部DR

术前腹部CT

(红色箭头为肾结石及输尿管结石)

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先是截石位通过输尿管镜技术清除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左侧输尿管留置F5输尿管导管,然后改取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运用Needle-perc可视穿刺针4.2Fr(直径仅1.4mm),从12肋下直接穿刺左肾下盏,穿刺过程完全在直视下精准进入目标肾盏,穿刺成功可见结石体积较大,遂放置导丝越过结石,退出Needle-perc可视穿刺针,切开皮肤约0.5cm,沿导丝使用筋膜扩张进行通道扩张,建立16Fr(直径约5.3mm)的微小通道利用钬激光进行碎石。

整个手术时间约1小时,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尿液颜色正常。

术前与术后腹部平片

术后患者经过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于第3天拔除左肾造瘘管,第4天拔除尿管,在体表仅留下0.5cm左右的小切口(红色箭头方向),与既往开放手术疤痕形成鲜明对比。

经皮肾镜取石术取代了传统开放手术,已成为治疗直径超过2cm以及鹿角形肾结石的标准术式。传统的经皮肾镜通道大致分为两种:微通道20F(以16F及以上更多见)、标准通道20-24F(以24F更多见)。我院常规开展16F和18F微通道微创手术。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患者健康意识的增强,2cm以上肾结石越来越少,随之出现的是新发或复发的小结石(2cm以内)。对于结石负荷量较小的肾结石而言,如果仍然采取标准通道,虽然取石效率高,但创伤未免过大,有没有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Needle-perc可视穿刺针建立的通道仅4.2F,一下把通道直径降到1.4mm,相当于一根稍粗一点的针。除此之外,还是可视穿刺,打破了传统穿刺非可视的局面,“可视”和“更细”两大优势,提高了经皮肾镜穿刺的精确度,也大大降低了出血风险,显著提高了该项手术的安全性。

医院外二科(泌尿外科)紧随时代步伐,积极开展该项新技术,让可视穿刺针状医院实现零的突破。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泌尿外科在微创治疗技术方面突飞猛进,与时俱进,同时也很好的贯穿了我科“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核心理念,为当地百姓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外二科-于罡

排版:刘雨

图片来源:外二科

医院▼

医院智慧医疗▲

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hl/11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