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有关养生、保健、长寿的谚语是极为丰富的,有些谚语反映了人们防病治病、长寿养生,保健壮体的经验,这里谈及的养生保健谚语,通过流传、成了人们长寿之道的宝贵财富。,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养生保健、强身健体仍有其积极意义。
急性乳腺炎专验效方
本方共计验证患者97例,全部有效。本方可消肿解毒、软坚散结消痈。对急性乳腺炎初起局部发红肿痛,有硬结而未成脓者,收效甚好,一般3-5剂可肿消痛止而愈。
组方金银花30g,连翘壳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穿山甲12g,王不留行12g,露蜂房)9g,山慈菇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
原发性高血压并血糖高专验方
组方杭菊15g,石决明15g,黄芩20g,楮实子15g,茯苓30g,草决明15g,薏苡仁10g,桃仁10g,滑石10g,山药15g。
加减
阴虚阳亢型加生地、枸杞子,
肝火亢盛型加薄荷、夏枯草,
痰湿壅盛型加法夏、陈皮,
阴阳两虚型加人参、黄芪。
用法水煎服,1剂/d,早、中、晚3次温服,每次ml,连服30d为1个疗程
本方共验证该病症45例,降压效果明显,配合降糖药服用,血糖控制较好。
溃疡性结肠炎专验方
灌肠方
组方茵陈30g,乌梅10g,黄柏15g,黄连10g,秦皮15g,诃子15g,白芷15g,乳香lOg,没药10g。白及10g,连翘10g
用法保留灌肠,患者每晚睡前排空大便,取ml清肠汤加热至体温,灌肠,保留4h以上,每晚1次,15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口服方
组方乌梅15g,制附片10g,黄柏10g,党参15g,椒目6g,细辛10g,黄连10g,当归10g,桂枝10g,白芷15g,干姜10g),
用法每日l剂,早晚分服,15d为1个疗程,
女童性早熟验方
本方剂共验证患儿1例。效果较好。连服2个疗程判断疗效。
组方生地、玄参、知母、鳖甲、赤芍八月札、夏枯草各10克,花粉、丹参、麦芽各15克,牡蛎20克,海蛤壳12克,陈皮7克,柴胡5克
用法:1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喉源性咳嗽
本方共验证患者例。总有效率为89.5%,
组成醋柴胡8g,炒黄芩12g,防风10g,乌梅10g,蝉衣10g,钩藤15g,白蒺藜15g,僵蚕10g,贝母10g,茯苓15g,百合10g,桔梗8g,白前8g,紫菀8g,甘草5g。
加减咽痛加板蓝根、牛蒡子,声音嘶哑加木蝴蝶,鼻塞加辛夷、苍耳子,平素易感冒者加黄芪、防风,久病见咽部暗红加赤芍、桃仁,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昆布,咳痰伴有血丝加荆芥炭。1剂/d,水煎分3次温服,7d为1疗程,连续服3个疗程
方解中医理论“风盛则痒”、“肺气通于咽喉”和现代医学对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认识,通过“审因辨证”的方法,自拟疏风利咽汤加减治疗该病。方中白前、紫菀降气化痰止咳;防风、白蒺藜疏风散邪;桔梗开宣肺气,托邪逐毒;蝉蜕、僵蚕祛风利咽解痉;茯苓、百合健脾益肺;甘草清热解毒,甘平润肺止咳,全方共奏祛风宣肺、利咽止痒止咳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蜕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的作用;桔梗促使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有祛痰镇咳的作用;紫菀使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祛痰效果好。
头痛
组方生地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钩藤10克、珍珠母6克、天麻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寄生15克、细辛3克,
加减风寒重者,加生姜10克、大枣10克、姜黄10克;热重者加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中焦湿阻者加佩兰10克、藿香10克;肝阳上亢型加石决明10克;脾肾阳虚型加山药10克、枸杞10克;气血两虚型加人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阿胶10克;有痰浊表现加半夏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有瘀血表现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太阳头痛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阳明头痛白芷用至15克;少阳头痛加用柴胡10克、川芎用至15克;太阴头痛加苍术10克,少阴头痛细辛加倍用量,厥阴头痛加蒿本10克、吴茱萸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ml,分3次内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西医用丹参ml,10%GSml+维脑路通Mg,静脉滴注
本方共验证患者67例,痊愈36例,有效58例。无效9例。
又方
本方共验证例。47%痊愈。79%有效。21%无效或转他地治疗。
组方川芎30克,白芥子、石膏、全蝎各10克,蔓荆子、白芷、白芍各15克,防风、何首乌各12克,细辛、甘草各6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
加减如肝阳上亢者,配以天麻12克,钩藤15克(后下),代赭石、石决明(先煎)各30克等;肝气郁结者,伍以柴胡、白蒺藜各log,枳壳15克,香附12克等;痰浊上蒙清窍者,佐以半夏、茯苓、陈皮各10克,白术12克等;外伤血瘀者,参以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当归15克等;肾阴亏虚者,酌加煅龟版、熟地各30克,女贞子20克,山茱萸15克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解川芎、蔓荆子、防风、细辛辛散解表,祛风燥湿开门逐盗;白芥子利气豁痰;全蝎、蜈蚣深入血分,搜剔伏匿之邪;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何首乌养血益精,柔肝补肾;石膏甘寒清热,监制辛热燥烈诸品;白芷芳香浓烈,善通诸窍,与川芎相配,可引诸药上达头部直人脑窍,通络止痛。诸药相合,对风痰寒湿血瘀多种伏邪,皆有透发之效。本方寒温同炉,升散与清镇之法合用,以柔润之品补肝肾之阴,以温燥药物散巅顶之风。诸药相合,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药宏力专,相互为用。对顽固性头痛的治疗收效满意。
老年性皮肤瘙痒
组方当归12g,白芍12g,防风9g、熟地15g,鸡血藤12g,首乌12g,地龙12g,荆芥9g、黄芪15g,
用法取水煎液ml,ml/d,2次/d。
外用药黄柏、大黄,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百部,白鲜皮各30g,水煎液外洗,每天1次。
本方共验证患者96例。有效率86%。对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效果不明显。
产后恶露不尽
组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丹参18克,桃仁15g,红花15g。炙香附12克,益母草15g,鸡血藤15g,牛膝6g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血热者加生地、玄参;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广木香;腹痛加台乌头、延胡索、生蒲黄、五灵脂;流血量多加乌贼骨、茜草炭;若流血时间长,伴腹痛拒按,发热者加红藤、金银花、延胡索、败酱草、蒲公英,其间无须加用抗生素和缩宫素。
用法水煎服,1剂/d,6剂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方解现代医学认为恶露不绝多因蜕膜坏死,绒毛部分残留。官缩不良,蜕膜排出不全而出现引起流血时间过长。正是属于中医学中血瘀恶露不绝的范畴。故本方以活血祛瘀为法,以求“瘀血去,出血止,新血生”。本方以生化汤、脱花煎为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当归养血活血,化瘀。且有报道认为当归有效成分中水溶性非挥发性成分对于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使张力提高,配以川芎行气活血,增强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赤芍、香附行血中之滞,使胞脉、冲任畅通;丹参、益母草活血祛瘀,两药合用可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使瘀血尽快排出、鸡血藤行血补血,疏通经络。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荡涤子宫残渣,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病所。全方可改善微循环、增强子宫收缩力,从而使瘀血尽去,推陈致新,恶露自止。
本方共验患者16例,全部有效。
乳腺增生
组方夏枯草20克,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青皮l0g郁金12克,三棱12克,莪术15克,贝母lOg,牡蛎30克,海藻15克,乳香lo克,没药l0克。
用法每日一剂,一日三次。
方解乳腺增生在中医属乳癖范畴,多由于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痰凝而成。祖国医学认为“乳癖”的发生与肝、胃、冲任关系密切,肝胃不和,冲任失调是其主要病机。即情志内伤一肝郁气滞;肝肾不足一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一乳络受阻:阳明胃热—热伤血络。女子多怒善郁、情绪不畅或恼怒伤肝,导致肝郁不舒,克伐脾土或思虑伤脾,水湿失运,痰浊内生,痰气互结,凝聚于乳,而发为乳癖;产育过多或坠胎伤血致冲任失调,肾伤而不涵木或情志伤肝,可使肝气郁结,冲脉失调,下则经水紊乱,上则痰气互结,而发为乳癖;另外,阳明胃属土,最畏肝木,肝气不舒,情志不畅,郁于胃经,积聚不散亦可发为乳癖。症状上由于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冲任为气血之海,因肝气郁结,所以乳房肿块常随喜怒而消长,故月经来潮时乳房胀痛明显,经行则症状减轻。在治法上笔者考虑到“乳癖”的病机侧重在“肝”,参考中医外科学口’根据中医“肝主疏泄”,。不通则痛”等理论,自拟乳结消汤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摄冲任为法。方中柴胡、郁金、青皮舒肝解郁、理气止痈;白芍、当归养血活血;乳香、没药活血消肿止痛,三梭、莪术破血行气、消瘕止痛;海藻、贝母、牡蛎软坚、消痰、散结,夏枯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共奏消肿、止痛、散结之功
本方共验证患者例,89%效果显著
子宫肌瘤
本方共验证患者36例,效果较好,方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软坚为原则,
组方党参20克,半枝莲15克,黄精10克,焦自术20克,当归20克,红花lOg,桃仁10克,海藻15克,益母草30克,石见穿15克,夏枯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经行停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脾虚明显配服香砂养胃丸,每日3次,每次5g;阴虚火旺者配服知柏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
方解子宫肌瘤属中医“积聚”、“症瘕”等范畴,病因尚不明确,西医认为它的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易早治疗。中医认为此乃气滞血瘀,瘀阻胞宫而成。治宜活血化瘀、清热软坚,方中半枝莲、石见穿、夏枯草、海藻等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化瘀、软坚散结之功,且能化瘀不动血;当归、红花、桃仁、益母草具有养血活血化瘀作用,红花、益母草还有收缩子宫平滑肌作用;本病易见虚象,根据中医扶正以祛邪,驱邪不伤正的原则,用白术、黄精、党参等性味甘平之物,可生津养血,补脾益气,可增高红细胞数量,并有收缩子宫作用¨’2o;海藻能促进病理产物及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且含有抗凝物质,具有抗凝作用¨。。本组观察结果表明,该方药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疗效,特别是肌瘤小、子宫增大较轻者效果更佳。对于肌瘤较大、且呈多发性、子宫增大较明显者疗效尚不满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肾积水
组方白术、茯苓、白芍、泽泻各15g,当归10g,川芎9g。
加减泌尿系结石导致者加海金沙45g,金钱草30g,滑石20g,沉香粉、琥珀粉各3g。腹中绞痛者改白芍为30g,加生甘草10g,久病气虚者加用生黄芪30g,疼痛固定不移、刺痛为主者加山棱、莪术各15g,大便不通者加枳实15g,生大黄10g。疼痛伴血尿严重者加三七粉3g,小便涩滞不爽者加石韦、冬葵子各15g。
用法ldl剂,水煎分2次服,每次ml,15d为l疗程。
方解肾积水中医属腰痛,虚劳范畴。常见原因由于结石,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肿瘤,慢性炎症,输尿管、肾盂手术后局部粘膜损伤导致肾盂,输尿管绒毛蠕动减低或消失,尿液排泄不利引起。从病因看:结石导致者多见于中年男性,平素饮食不节,常酒后发病;女性肾积水者多与劳累过度加之饮水过少有关。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是导致肾积水的常见原因。饮食不节伤脾,劳倦过度伤肾,日久脾肾气虚,脾虚水谷不运反为水湿,肾主水,主气化,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停局部为饮。气虚不能行血,血不利则化水,日久气滞水停瘀阻于肾,形成肾积水。治疗以当归芍药散为主健脾化气,活血利水。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合营,当归养血活血以防利水伤阴,泽泻利水渗湿清泻肾之热,川芎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气。本方利水而不伤阴,活血而不伤气,且具有化气行水之功。临床研究本方具有促进输尿管蠕动,镇静、镇痛、利尿等作用。肾结石导致者多由于素体湿热内生,热煎尿液为石,治疗时加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品;腹中绞痛者加芍药甘草汤以敛阴柔肝止痛,小便淋漓涩痛者加冬葵子、石韦以清热利湿通淋;肾主二便,肠道积热化燥者加枳实、大黄以行气通腑泻热。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临床处方(iption)⊙投稿邮箱:dlwhgs
tom.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y/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