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爸爸妈妈都意识到营养对于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但是据对部分地区儿童早期营养的调查中发现:
很多儿童由于喂养观念和方式的错误,依然存在营养不足及营养过剩的现状:
主要表现为: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肥胖和生长发育迟缓并存。
即时后果是带来发病率的增高,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的迟缓,
长期后果是造成认知能力的缺损,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下,成年后患慢性病的危险增高。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是不可逆的,无可挽回的,
因此专家呼吁:进行儿童早期营养干预。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早期营养干预?
生命早期天(从怀孕至儿童出生后2岁),是决定儿童一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最关键时期。
怀孕期营养和婴幼儿期营养是实现儿童发展潜能的基础。
孕期营养不良不仅可以导致母亲孕期增重不足、贫血、先兆子痫等妊娠并发症,增加孕产妇患病和死亡的风险,还增加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先天畸形等的发生。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体格生长、行为和认知发育迟缓,以及患病率(如腹泻)和死亡率增加;
远期将影响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生殖能力及患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性增加。
2岁以内婴童特殊的营养需求
研究数据显示:
6到24个月的儿童营养需求远远高于成人。
以铁元素的摄入量来说,
1-3岁的儿童每公斤体重所需的铁元素0.54ug,而20-25岁的男青年每公斤体重所需的铁元素仅需0.08ug,
婴幼儿对于铁的摄入量是成人的7倍。
儿童的脑发育、神经元数量在2岁时已经完成80%;
在3岁内体重增长5倍、身高增长1倍。
也就是说孩子的潜能是需要营养补偿和保障的,
2岁以内的损失,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依然存在,是不可逆的。
除此之外,儿童早期营养的干预对于儿童的今后的体格生长、智商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两岁以内婴童是营养不良的高发年龄段
6月龄以内婴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低,
但6-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特别是生长迟缓)的发生率迅速上升,
这种高生长迟缓的状态一直延续并且在24月龄后很难得以纠正。
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也最高,
2-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是一个平台期,
3岁以后逐渐降低直至青春期。
铁和其它微量营养素缺乏也以6-24月龄最为常见。
如何进行5岁以内儿童早期的营养干预?
0到6个月婴儿:
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
母亲应该尽早开奶,坚持纯母乳喂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健康生长。
7到24个月龄婴幼儿:
处于消化、感知觉、认知发育的旺盛期。
家长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要科学添加辅食,不强迫进食,
建议从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开始添加辅食,逐步实现食物多样化;
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2岁到5岁儿童:
处于神经、心理等成长期。
在营养方面,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保证足够的钙摄入量;
让儿童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能够自主进食;
保证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家长要合理烹调食物,让儿童参与食物制备的过程;经常参与户外活动。
儿童早期营养干预成果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所进行的对甘肃5贫困县营养包效果研究项目为例
该项目分为营养包组人、
米粉组(无营养素强化但能量与营养不足相等)人,
自然对照组(跟踪式类似社区抽取),
其中营养包组每天补充营养包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进行强化,全部儿童到24月龄即停止补充。
在经过多年跟踪之后,发现营养包强化组的体格成长与智商测试结果不同,强化组明显优于米粉组。
而在对青海省乐都县的一项项目研究中
经过营养包强化的儿童生长迟缓率仅为7.7%,
未经强化的儿童其生长迟缓率达到26%。
营养包对婴童的好处
通过发放营养包的方式,对6到24月龄儿童营养进行早期干预。
可有效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同时儿童的贫血率、生长迟缓率、腹泻率等等也都有效得到控制。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儿童营养的早期干预也可有效的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
金蓓蕾复合营养包温馨提示:
金蓓蕾营养辅食补充剂营养更全面:弥补膳食中的营养素摄入不足,
每天1袋,充分满足宝宝营养所需。
好营养好吸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fwm.com/zcmbyf/11516.html